• 阅读260
  • 回复4

适时更换鱼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18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渔线的主导作用。渔线在钓组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现垂钓的结果,除了鱼钩需要钩牢鱼唇外,全靠鱼竿和钓线与鱼的周旋。一般来说,钓线的拉力大于鱼的抗争力时,上钩之鱼多被擒获;反之,必将断线跑鱼。作为一个钓鱼爱好者,就钓线而言,粗、中、细都应备齐。在紧扣鱼情的情况下,选用钓线便可得心应手,该粗则粗,该细则细。一般在多大鱼出没的江、河、湖、库大型水域中,以粗线为宜;在以小型鱼为主体的坑、塘、沟、汊中,以细线为好。科学用线,恰到好处,便能充分发挥钓线在垂钓中的主导作用。
  二、适时更换,不留隐患。我们知道,任何东西在使用过程中,都有一个不断老化和新旧更替的过程,钓线也不例外。一副钓线总不可能长期使用下去。为了保持钓线应有的性能,即保持钓线的光亮透明和应有的抗拉强度,就必须在及时发现并更换那些拉力明显衰减的钓线,不留隐患。
  

  三、更换钓线的三个依据。
  
  1、线表失去光泽。新的钓线光亮透明,手感柔软。但通过1~2次丰厚的钓获以后,由于频频上鱼摘钩,手与钓线在约40厘米处反复碰擦,加之长时间风吹日晒,钓线由透明变得浑浊或灰白,光亮度渐失。?
  2、线表起毛刺。线表起毛后不仅光亮度消失,经反复摩擦后还会生出愈来愈多、长短不等的毛刺。此时拉力锐减,若用手拽拽看,已无需用多大的力即可拽断。?
  依笔者体会,按一日钓约10千克鱼(指小型鳊鲫之类)计算,此时钓丝与手触摸部位已毛得不能再用。补救办法有两种:一种是将起毛部分钓丝剪去,重新绑钩续钓;一种是干脆换一副钓丝更为保险。
  3、明显硬挺。光亮柔软是钓线的特性。但通过1~2次丰厚的钓获以后,当钓丝起毛乃至生出毛刺以后,不仅变得硬挺,而且抗拉强度急剧下降。这是钓线转优为劣不能续用的一种危险讯号。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09-7-18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晚的主线不断,那家伙还能跑?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09-7-18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   不要舍不得那两小钱
出来钓鱼就是为了快乐   线断鱼跑只会留下太多的遗憾:ye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09-7-19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线太多,需要建立档案,不然哪还记得那么多根线都是什么时候绑的,用过多少次,上过多少鱼啊?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09-7-19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线太多,需要建立档案,不然哪还记得那么多根线都是什么时候绑的,用过多少次,上过多少鱼啊?】:pf :pf
六安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