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八十年代看深圳,九十年代看浦东,二十一世纪看安徽。”这样一句话,在安徽官方与民间,甚为流传。
如今,安徽更有了底气——7月16日到7月21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率领来自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税务总局、海关总署、银监会、证监会、国资委等等22个部委近百名大员组成的联合调研组,针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展开了为期7天的密集调研。
又一个区域振兴规划即将推出。这次,选择了安徽。
本报记者了解到,此次调研成型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将择时正式公布。
作为安徽省第一个“国字号”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一直备受关注。除原有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巢湖、池州、宣城、滁州9市之外,此次六安市舒城县、金安区也被纳入规划。
本报记者同时了解到,一旦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沿江城市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批准已经没有任何悬念。”安徽省ZF一位官员语气肯定地说。
皖江城市带,终于开始以“合纵”之术,联手在区域竞争中取得重要的一席之地。
安徽沿江城市带大开发:将升格为国家战略
全文见:转自:http://discover.news.163.com/09/0728/08/5F9VT2DE000125LI.html
“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我国的液晶平板显示器产业发展上去。”7月16日上午,在位于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的京东方六代线项目工地现场,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指着忙碌的吊车对杜鹰说。
合肥京东方六代线项目总投资175亿元,是我国大陆首条TFT-LCD六代线。项目投产后,将结束国内液晶显示器件长期依赖进口的现状,对加快国内彩电行业转型、大幅增强TFT-LCD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意义重大。
一位随行的国家部委官员向记者透露,调研组高度评价了京东方六代线项目。杜鹰说,这次调研,对于安徽特别是合肥等城市来说,这是非常好的发展机遇。
本报记者同时了解到,国务院部委的8个调研组在安徽调研期间,奔赴皖江城市带10市146个调研点,除了重点考察京东方六代线项目外,调研组还实地考察了企业、园区、港口和重点建设项目。
“示范区建设规划是我省第一个上升到国家层面的规划,安徽人民充满期待,国家也寄予厚望。”安徽省委书记王金山充满激情地说。
这背后,是安徽渴望加速崛起的希冀。
2008年年初,HJT总书记在安徽视察期间就指出,安徽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
随后,安徽开始对如何参与泛长三角发展分工、抓好承接产业转移进行积极谋划,并得到中央领导同志及国家发改委的大力支持。2008年10月7日,酝酿已久的安徽省人民ZF“关于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积极推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请示”,上报国务院。
通过积极争取,今年元月份,国务院批复了国家发改委关于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报告,并要求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家有关部委和我省,抓紧编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报国务院审批后组织实施。
春节之后,示范区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和安徽省省长王三运亲自担任组长,同时成立了9个专题研究小组,涉及国土、产业、财政税收、基础设施、能源、人力资源、环保等方面。
“国家派出这样一个规格高、规模大、阵容强的调研组,本身就是对示范区建设的高度认可和有力支持。”王金山表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