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844
  • 回复0

[六安事儿] 六安市舒城县:“三年计划”提升核心竞争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16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踏着“发展工业学霍山”的节拍,今年以来,舒城县工业经济发展捷报频传:汇联机械一期工程、三乐童车扩建项目、友勇米业淀粉糖浆项目、瑞翔石英板材等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建成投产;粮食产业园、电动车产业园、快乐蜂食品加工等投资亿元以上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今年前四个月,全县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92218万元,同比增长20.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88342万元,同比增长40.7%。
  工业兴则舒城兴,工业强则舒城强。近年来,舒城抢抓进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融入合肥经济圈的历史性机遇,坚持“工业强县”战略,工业经济蒸蒸日上。如今的舒城,工业经济已奏响了发展最强音。
  该县将工业项目建设列入重中之重。启动实施了工业经济“三年提升行动”计划,重点是“培育10亿元企业、扶持50亿元行业、打造100亿元园区”,到2015年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400家,年产值超50亿元企业1家,超20亿元企业5家,超10亿元企业20家,形成1-2个年产值超100亿元的支柱行业,推进儿童用品、食品加工、羽绒服装、羽毛制品等产业集群的发展,全面提升该县工业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方向明确,重在落实。县委、县ZF制定出台了《进一步扶持工业企业发展的暂行办法》等政策规定,招商引资、园区建设、优化投资环境、转变ZF职能、提供优质服务,成为近年来舒城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新思路。
  针对工业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状况,该县大力招商引资培育工业经济增长点。县委书记胡传道、县长金德元带着项目上门招商,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在“珠洽会”、“中博会”上向中外客商介绍舒城优越的投资政策、环境、区位等,让外界了解舒城,认识舒城,从而与舒城携手并进,共同发展。同时落实县乡领导、各个单位的招商任务,实行全员招商,由此敲开了发展的大门。今年前四个月,该县共落实招商引资项目123个,合同总投资规模64.8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7.16亿元,到位资金比上年同期增长71.05%。在打好外出招商主动仗的同时,该县还精心搞好在手合同项目、进园项目,盯紧、盯牢在谈项目,着力促进项目的进展及转化。对投产项目进行重点跟踪督查,委派专人负责,按时序“倒排”投产计划,积极主动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困难,从而确保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快。
  在工业园区建设上,该县坚持“一核两面三轴四区”的总体规划。“一核”,就是以县城为核心,将县城总体规划面积扩展至50平方公里。“两面”,就是以舒城西南和东北各为一面。东北面重点发展工业经济,打造舒城的“金三角”;西南面重点发展旅游、生态农业,打造舒城的“绿三角”。“三轴”,就是以206、六舒三、317三条国省道各为一轴,打造沿线工业长廊。“四区”,即县经济开发区、杭埠经济开发区、万佛湖度假区和春秋塘皖江汽车产业园区。工业区对外来企业实行全程跟踪服务,为工业经济发展构筑了良好的平台。
  为促进企业上规模、上水平,该县设立专项资金,扶持企业发展。从支持企业扩规模、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激励企业多作财政贡献等方面,确定了10条奖励政策。对被评为“十强”和“十佳”的工业企业,年底给予一次性奖励。同时对工业企业年销售收入首次超10亿元,一次性奖励100万元;首次年入库税金超亿元,一次性奖励500万元。重点筛选3-4户发展潜力大、积极性高的优势企业,在资金、项目、用地、服务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和保障,力争用3-5年的时间,培育其成长为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骨干企业。
六安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