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1724
  • 回复8

[摩托车] 乱谈四大合资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21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07-4-21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7-1-2 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5年的中国车市,波谲云诡,寒流阵阵。但异数仍然存在:大长江突破180万辆已成定势;雅马哈三大车型全系列覆盖,4680元的雅马哈F8携同“专为中国消费者开发”的新大洲本田“威胜”,掀起中国市场的弯梁车大战。<br/>&nbsp;&nbsp;<br/>&nbsp; &nbsp; 联姻不久的宗申比亚乔踏板车频频亮相,虽然市场冲击波尚无大震,但左宗申在乎的显然不是今天市场一城一池的得失,未来宗申与比亚乔在世界市场展开的全方位合作才是左设计的宏远规划;韩国系成为新市场时期下的新晋者,一开始就走的大排量路线,雄心可见,但似乎有些操之过急。<br/>&nbsp;&nbsp;<br/>&nbsp; &nbsp; 而这个十月,国产大军中的钱江又悄悄收购百年欧洲品牌Benelli,另外光阳系劲隆光阳凭借两款“舞”渐生风水……<br/>&nbsp;&nbsp;<br/>&nbsp; &nbsp; 诸此种种,日系、韩系、意系、中国台系四大派系2005年逐个粉墨登场了。从各自的套路与招式来看:土著化,无论是现在,未来都将是合资系不折不扣的主流。<br/>&nbsp;&nbsp;<br/>&nbsp; &nbsp; 原因只有一个:中国市场在各系世界市场的扩张中,其战略地位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不可忽略性。<br/>&nbsp;&nbsp;<br/><br/>&nbsp;&nbsp;<br/>本田:<br/>&nbsp;&nbsp;<br/>坚决贯彻“专为中国消费者”<br/>&nbsp;&nbsp;<br/>&nbsp; &nbsp; 截止2005年十月份,本田全世界销售已达1057万辆,并且预计全年销售额连续6年、纯 利润连续5年创历史最高纪录。其10月全球产量同比增长7.1%。<br/>&nbsp;&nbsp;<br/>&nbsp; &nbsp; 本田堪称世界市场的本土化大师,就在各新晋者们沉浸在成功进入中国摩托市场的快乐中时,20年来本田保持着一如既往的沉稳,一步一个脚印地实施着它的抢占计划。<br/>&nbsp;&nbsp;<br/>坊间笑评五羊-本田是“广东化本田”,新大洲本田是“新大洲化”本田,两个本田个性鲜明特色分明也泾渭分明。<br/>&nbsp;&nbsp;<br/>&nbsp; &nbsp; 五羊-本田是本田在中国合资系中最早的一支却是早期合资系中唯一到今天还保持着稳定增长的企业。它在中国市场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品牌的美誉度方面效果显著。但后续产品的跟进一直是困扰五羊-本田多年的一个问题。<br/>&nbsp;&nbsp;<br/>&nbsp; &nbsp; 有业界人士猜测这与本田的中国战略布局有关。但2005年以来这一状况有所改观。进行原本田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二次开发,SCR100的单车型踏板车销量的不断走高就是例证。另一方面,五羊-本田更在2005年打出“安全”主题,从“三个喜悦”到高质量概念,五羊-本田进一步树立起品牌的良好公众形象。2006年五羊-本田厂房迁新址,更将透露出未来五年内本田与五羊-本田中国市场的战略性转折。<br/>&nbsp;&nbsp;<br/>&nbsp; &nbsp; 新大洲本田的土著化策略则不仅表现在产品层面,也深入到营销终端的每一个环节中。产品方面,骑式、踏板、弯梁车三路路路强势出击,三大主流车型皆以极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与其它合资系抢夺份额,而在终端营销上,新大洲本田延续以前新大洲品牌的宣传强势,并借助本田品牌文化,加之本土特色相结合的“乡村飞越”等活动进行地毯式轰炸,本田品牌老大意味依然。<br/>&nbsp;&nbsp;<br/>&nbsp; &nbsp; 但在整体市场的网络能力上,新大洲本田在网络的稳定性与张弛力上与豪爵等其它品牌仍有一定差距。<br/>&nbsp;&nbsp;<br/><br/>&nbsp;&nbsp;<br/>铃木:<br/>&nbsp;&nbsp;<br/>双赢中扩大中国市场规模<br/>&nbsp;&nbsp;<br/>&nbsp; &nbsp; 铃木的土著化在于它选择了大长江这个极具国际性思考的本土企业。<br/>&nbsp;&nbsp;<br/>&nbsp; &nbsp; 在10多年的埋头苦干之后,当2003年、2004年、2005连续三年的行业产销数据公布的时候,豪爵-铃木终于可以弹冠相庆。在其它市场永远是本田做老大的摩托车市场,铃木携手战略同盟豪爵,抢到了国内摩托车市场的头把交椅。<br/>&nbsp;&nbsp;<br/>&nbsp; &nbsp;成为行业第一后的大长江从此不缺被研究、被传闻、被猜测。而2005大长江的常州签约建新厂更让业界揣测铃木在当中所担当的角色与背后铃木的中国意图。临近年末,更有大长江与铃木全新合资、分销、分网、分产等种种说法,不一而足。<br/>&nbsp;&nbsp;<br/>&nbsp; &nbsp; 迷雾重重中是市场的种种不确定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豪爵在借势铃木的技术、品牌力下成长迅速,豪爵品牌在连续两届《中国用户满意度手册》中名列第一就是力证。而未来铃木在中国摩托车市场的版图,很大程度将在与大长江的合资合作中发展扩大。<br/>&nbsp;&nbsp;<br/>&nbsp; &nbsp; 而铃木系的嫡系轻骑铃木05年同样不可小觑。销量稳中有升,继续降低成本、提高产品与网络质量,05年36万的销售目标显然不是难题。下一步困扰轻骑铃木的应当是产能问题。不过06年后随着新厂房二期工程的扩建完工并投入使用,生产能力问题应将迎刃而解。<br/>&nbsp;&nbsp;<br/><br/>&nbsp;&nbsp;<br/>雅马哈:<br/>&nbsp;&nbsp;<br/>文化渗透 产品跟进<br/>&nbsp;&nbsp;<br/>&nbsp; &nbsp; 2004到2005年,雅马哈的动作明显加快。比之其它两大日系,雅马哈一反以往的迟疑与犹豫,其中国化进程变得更果敢更坚决。<br/>&nbsp;&nbsp;<br/>&nbsp; &nb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07-4-15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见识了.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07-4-15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问个问题

<p>明月大哥你好.</p><p>关注这个论坛主要是关注你,看了你很多帖子都受益非浅.</p><p>看了好多贴,好象很少关于优悦100的贴.能多介绍点吗?虽然我已经买了,06年教师节.当时就准备8000左右买,看到店门口做优悦广告,就盲目的觉得好.当时买的7980,鼓刹,送了点零碎的东西,而追梦125是一个价的,好象前头还多个保险锁.</p><p>现在想来更喜欢追梦.没有其他目的,只求心里安慰,也算多长点见识.</p><p>先谢了.(不知道我怎么不能发贴,所以跟在你后面问了)</p>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07-4-21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明月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7-4-21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p>在中国摩托车界,铃木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因为它选择对了最有潜力和优势的合作伙伴——大长江豪爵!</p><p>雅马哈在中国这几年几乎停滞不前!除了留在以前人们记忆里的凌鹰,踏板车界的影响日渐衰微。骑式车除了一款天剑,几乎没有车型让消费者十分满意。</p><p>五羊本田还在啃老本。新大洲本田倒是被寄予厚望,可口碑和质量标准毕竟离真正的本田差距较大!本田和雅马哈的品牌宣传和作秀的手段,比铃木要强百倍。</p>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07-4-22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p>谢谢.</p><p>明月大哥着眼点比较大.知道了摩托市场的大情况.</p>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07-4-23 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顶一把![em01]
六安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