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批批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人才密集型的项目如雨后春笋般落户霍山县经济开发区。10年间,该开发区完成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嬗变,2011年收入达到106亿元,财政收入逾4亿元,成功跃居“百亿园区”行列。如今,被省政府批准为“安徽省创新型园区”的霍山经济开发区已经成为该县工业发展的新载体,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投资环境的优化升级,霍山“工业强县”的梦想,正从这里腾飞。
完善基础设施开辟安商热土
为了营造一流的硬环境,霍山县经济开发区依据总体规划,在既具适度又有超前原则指导下,对园区工业进行合理布局,提升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效率。在建成区和拓展区建设中,县主要领导经常深入一线,检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进展情况,随时解决和处理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要求有关部门全力以赴支持园区建设,努力将园区建设成“工业强县”的龙头。
据统计,2011年,园区全年新建成拓展区面积2平方公里,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1亿元,对园区的道路、供排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建设和完善。良好的外部环境,引得更多企业的入驻,2011年末,企业总数已达286家。这些企业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健全服务体系建设亲商乐园
“工作人员经常来我们公司,了解我们的所需、所求,帮助我们解决土地、融资、招工等困难……”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安徽龙华集团总经理余良崇谈起管委会的服务如数家珍说了起来。为了给入园企业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营造亲商、护商、扶商的园区社会氛围。2011年,霍山县经济开发区继续优化政务环境,提升服务质量,对入驻企业实行“多予、少取、放活”服务,实现开放式的运作和封闭式的管理,实行“襁褓式”呵护和“保姆式”服务。
为帮助部分企业安全度过融资“寒冬”,园区及时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主抓、财政分局、招商分局、规划建设分局、国土分局参加的融资服务小组,通过国家政策扶持、域外银行与非金融机构支持等,为企业争取到贷款、融资资金等共30余亿元,帮企业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
积极招商引资打造富商园区
招好商、引好资是开发区发展的生命线,2011年,开发区积极谋划创新招商引资工作,一方面在继续确立光伏产业主导地位的同时,把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产业列入招商工作的重点,使一批批新兴产业落户开发区,形成多产业齐头并进良好态势;另一方面通过网上招商、会展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积极寻求省外境外的合作伙伴和客商资源,这些新产业、新客商为开发区引来了“活水”。全年开发区共搜索线索项目近千条,参加招商会展近百次,接待客商近千人,外出招商50余次,成功签约85个,协议引进内资40亿元、外资1150万美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