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全站首页
社区论坛
设为首页
客户端
扫码下载客户端
官方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
广告联系
登录
|
注册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全站首页
社区论坛
签到排行
用户排行
帖子
好友
道具
收藏
勋章
任务
淘帖
动态
日志
相册
分享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群组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门户
房产
装修
汽车
婚嫁
资讯
活动
招聘
相亲
信息
租房
二手房
跳蚤
宠物
招聘
二手车
亲子
手机
社区
茶座
我要买房
找设计
装修家居
交友
职场
生活
网购
情感
皋城车友
找美食
谈婚论嫁
求医
兴趣
验房
走近
六安论坛
»
社区论坛
›
房产家居
›
六安房产
›
刘忠良:中国房价分两次崩溃 2013年必有一大跌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阅读
882
回复
2
[六安楼市]
刘忠良:中国房价分两次崩溃 2013年必有一大跌
火
[复制链接]
天狼星
天狼星
当前离线
积分
21
IP卡
狗仔卡
发表于 2012-4-25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近日,关于未来中国房价是要大跌还是要报复性的上涨,两种观点大战起来。
温家宝总理在4月13日国务院会议上说:“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决不让调控出现反复。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给。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完善公租房、廉租房的配套设施。”
对此信息,有人理解为房地产报复性上涨的可能性很大,有人理解为中央会坚定房价调控导致房价下跌。
我依然坚持我以前的观点:由于中国房价泡沫严重,此泡沫必然破裂,房价必有一大跌,大约在2013年左右开始;由于“80后”和城市化的买房支撑及中国经济的较快发展,中国房价在近几年不会跌到底部,或许在大跌后有小幅反弹;等到2025年左右或更早,由于购房年轻人口大幅减少,此时中国经济增速已大为下跌,中国房地产将如日本一样跌入底部;中国房价会2013-2015年左右和2025年左右形成两次大跌,在后一次永不翻身,中国房价最终会呈现两次阶梯崩溃的局面;不要相信“以房养老”,已经购房准备“以房养老”的人尽量在2020年之前抛售房子。
根据这样的预计,我的建议是:对于房地产投资者和房地产商,在2012年18大前或最晚2013年“两会”前尽快售房,越快越好;对于准备购房者,建议2012年和2013年尽量不要买房。比如一套现价200万的房子,如果房价下跌5%那就节约10万,下跌10%就节约20万,下跌20%就节约40 万,下跌50%就节约100万(如在偏远郊区和泡沫严重地区)!多等一两年节约N个万,你等不等?特别是,现在新房多在郊外,郊外房价下降空间最大,多等一两年甚至有可能省去一半钱。
比如鄂尔多斯,鄂尔多斯新城康巴什在2010年楼市均价为10000元,在2011年高利贷危机之后,康巴什房价至2011年11月底暴跌至 3000多元,下跌六七成。如果说鄂尔多斯缺乏人居住,那外来人口云集的温州呢?2011年8-12月温州房价慢慢下跌了起来,今年正月过完,温州房价基本跌去30%-40%,许多房子价格跌去50%。
鄂尔多斯房价大跌,鄂尔多斯完蛋了吗?没有,除非鄂尔多斯的煤矿挖完了。温州房价大跌,温州完蛋了吗?没有,温州人照样生活,只不过是晚接手的投机客和买房房贷者大倒霉了。
房价大跌是有可能的
,比如20%-30%左右或严重地区40%-50%左右。房价大跌也没有那么可怕。既然官方说中国银行业可以承受50%的房价大跌,那大跌20%-30%是不会有多大危害的。中国以国有大银行为主体,房价大跌根本不会像某些人说的那么可怕。
可怕的根本不是大跌,而是慢跌。
在房价慢跌的情况下,房价仍较高,多数有住房需求的人仍买不起。购房出租的投资者而言,房地产投资仍缺乏意义。由于 “买涨不买跌”的心里,在房价慢跌的情况下,无论是真正的房屋需求者和房地产投资者,还是投机者,多数都不愿出手买房。没有人买房,谁来愿意继续建房?不继续建房,那房地产的GDP、就业、税收、土地出让金哪里来?还怎么带动相关的行业?所以房价慢跌危害最大。政府所做的不应该在房价下跌的情形下去救市,而应该更有力度更有效果的推进房地产调控,一次性的将房价暴跌至合理位置(好处见下面的分析).
对于我认为2013年房价会大跌的观点,有些人认为我不懂中国经济。是的,中国经济问题向来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是经济规律加政治需要。但经济规律终究是经济规律,政府或者说一些地方政府是拗不过经济规律的大腿的,地方官员也不会在中央要求把房价降低到合理水平的政策尺度下大越界。
有人问我,你知道房地产的后台老板是谁吗?土地出让金最高时(2010年)接近地方财政收入的7成,不少政府人员也直接是高房价获益者,据此有人认为地方政府就是房地产的后台老板。
不过我不这样认为,房地产的最终后台老板不是地方政府,而是中央。关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问题,这最终还是中央政府的问题,因为地方政府如果无法偿还,中央总要承担一部分。土地出让金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比例过大,这跟中央与地方的收入项目分配相关,同样在支持方面也是中央和地方的支出分配不同罢了。房价大跌,银行坏账增加,这主要在国有银行,也是中央政府的问题。影响房价关键的土地政策,这主要也在中央要什么养的土地政策。在高房价高物价高民生压力及发展稳定方面与短暂房地产泡沫下的GDP增长、就业、财政收入,中央如何取舍,由此决定房价调控的力度与方式,这还是中央政府的问题。所以,中国房地产的最终后台老板是中央。
高房价对民生与经济社会发展危害极大。房价高,地价高,房租、租金高,那经济运行成本和居民生活成本必然高,危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创新和经济的转型升级。
比如街道两旁的商店,房租高,商品价格被迫太高,同时利润和员工工资受到挤压,危害就业和民众收入增长,降低内需,拉大贫富差距。同样,租用写字楼的创业者或创新者,由于房租成本高,必然危害创业和创新。商店或写字楼后面的居民房,不是购房时价格高,就是租金高,提高民众生活成本且危害内需。由于过多资金流向房地产,房地产过多透支消费购买力,则危害经济的转型升级。高房价的必然结果是高经济运行成本、高创业创新成本、高生活成本、低就业、低收入、经济低端化和贫富差距的持续扩大。
高房价达到顶端,泡沫达到顶峰时,由于此时房价无法继续较快上涨,向下压力巨大,房地产在此时已经无法创造很多GDP、就业和财政收入了,且此时高房价已经达到危害最大化。比如2012年1月,京、沪、广三大一线城市土地出让金同比降幅惊人,上海1月土地出让金同比缩水达七成,北京则为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广州更是由28亿降至2.9亿,缩水幅度达九成。2012年1-3月份,房屋新开工面积仅增长0.3%,而住宅新开工面积下降5.2%,房地产泡沫所创造的就业与GDP已经后继乏力。
这时候,高房价的危害持续,同时高房价创造的利益却大幅下滑,作为房地产的最终后台决策者,面对持续的高房价危害和民生抱怨,应该痛杀已经被榨干利益的房地产泡沫,所以中央的房价调控力度只会越来越大。比如过去中央说“防止房价过快上涨”,现在是“调控到合理水平”。温家宝总理对房价调控的决心比以往更坚决的多。
比如,4月13日《每日坚决新闻》报道,至少两名房企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有关政府部门内部有人提议,具体项目的上一期房源去库存率达 70%以上,项目
开发商
才可以申请推出新房源,否则预售证申请将不会被批准。上述人士认为,有关部门试图通过此举促使房企加大以价换量的压力,减少地产调控效果显现中附带的包括金融风险在内的相关风险。
据今年网上流传,一些央企内部发文通知全国各地分公司,不惜降价也务必要在今年7月前卖完手上所有存量房,6、7月中央或将出台重磅型的调控政策。
对于下一届政府,由于房地产泡沫的利益已经被榨干,而高房价对经济社会和发展稳定的危害持续存在或持续增加,调控力度只会更强。到2012 年的18大和2013年的“两会”,由于中央换届前的稳定诉求结束,“新官上任三把火”,为了表示对民生的重视,房价调控手段将更具火力。
对于下一届政府,我相信会更努力调控房价,也相信会把房价调控的更好。
习近平副主席在不到16岁时下乡,从那时就和贫苦的农民一起生活过。相信有这样的经历,对中下层人民的利益会更照顾。比如他要求增加工人和农民代表的比例。对于对民生危害极大的高房价,估计习近平副主席更具有调控的决心。
李克强总理出身基层干部家庭,北大经济学博士毕业。对于高房价对民生和经济的危害,我相信北大高材生总理更清楚。如何调控调控房价,如何让房价降低,相信经济学博士总理应该更有对策。现在李克强副总理已经负责保障房建设,那明年“两会”后,中央政府应该会更给力的解决民生住房问题,房价调控只会更强。
六安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我是轻风
我是轻风
当前离线
积分
5106
IP卡
狗仔卡
发表于 2012-4-25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1039:}{:1039:}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拼命三狼
拼命三狼
当前离线
积分
190
IP卡
狗仔卡
发表于 2012-4-26 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1017:}{:1017:}{:1017:}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登录
|
注册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求职招聘
皋城美食
家装建材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