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孟母三迁”,今有家长“租房陪读”。近年来,我市“陪读风”有愈演愈烈的迹象,为了孩子将来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不少县区、乡镇居民把孩子送到城市租房读书。眼下,新学期刚开始一月不到,市区不少重点中学附近的小区、住房已经难觅出租的空房。“陪读”似乎成为一种潮流,对于家长们来说,陪着孩子上学,可以更加放心一些,不过,有教育界人士认为,陪读也有弊端,不利于孩子独立性的培养。
为了孩子的学习,家长们付出了很多,可谓是操碎了心。“我们家小孩马上要上高三了,这不,只好辞去外地的工作回老家照顾他。家里老人还在农村,腿脚也不方便,不好让他们来照顾孩子,想想还是我自己来吧。”在六安经济开发区某小区租房子的戚女士告诉记者。市民周女士在解放路一小区租了套房,她无奈地对记者说,“我家丫头不愿意住宿舍,高二的时候就和几个女同学在学校附近的小区租了套两室一厅的房子。还有一年就高考了,我们做父母的心里很是担心,为此,特意另租了一套小点的房子来陪女儿。”
而家住市区皋城东路某小区的陈女士对此也表示,“我儿子前两年在毛坦厂中学读的书,高三那年考虑到他生活学习太苦,于是就去学校旁边租了个小单间陪儿子。一个不像样的房间,开价一学期就是1000多元,真是水涨船高,不过只能硬着头皮接受。好在我儿子最终考了个不错的大学,这才没让我们做家长的努力白费。”
不过,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也有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在上学过程中需要自己处理好学习和生活的事情,他们采取了“放养式”的教育方式。
“现在的家长来陪读的太多了,我看这也不是一种好现象,我们必须看到陪读的弊端。学生在学校学习,所要掌握的不仅仅是学科知识,独立自理能力和融入社会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在市内一所重点高中任教的一位老师表示,“到了大学里学生还是要独自做好自己的事情,家长总不至于跟到大学里去照顾孩子的起居吧。现在高中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正是锻炼的时候,建议可以的话还是不要陪读为好,以免影响孩子独立性的培养。”
而在县区一所中学教书的张老师说,不止在高中,初中也存在普遍的陪读现象。不少家长为了孩子能上个好高中,最终能上个好大学,可以说是费尽了心思,初三中考那年就有好多学生的家长在学校旁边租房子陪读,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虽然“陪读”不利于培养自主独立性。还是有一些老师觉得,家长们为自己的孩子陪读,最终还是为了孩子能安心的学习,本意是好的。如果学生感觉实在太累,让父母来陪读也是可以的,毕竟在学习压力大的时候和父母聊聊天缓解一下压力也是个好方法。
就“陪读”的话题,记者也咨询了一位皖西学院教育专业教授。对此,这位教授表示,眼下,为了追求更好的教育环境,很多的孩子都集中到某一些学校读书,导致其他学校,尤其是乡镇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少,教育资源越来越萎缩,致使教育资源高度集中在某一片区域,势必使得区域间的教育资源分配越来越不均。此外,由于很多家长对孩子抱有很多的期望,把孩子放在一个好的环境里,但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孩子不少心理压力。
如今,还有一种情况是,孩子的父母出门打工挣钱,将“陪读”的任务,交给了孩子的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大多溺爱孩子,在对孩子的管理上,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在走访中,不少教育界人士表示,“陪读”现象更多的还是城乡教育水平发展不均衡所致。“如果老家的学校教学水平上去了,我们还用得着来城里花钱租房陪孩子念书吗?”家住裕安顺河镇的居民徐女士道出了大多数陪读家长们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