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5日上午,60多岁的程克珍老人给记者打来电话,想通过新闻媒体寻找到一位好心的姐,感谢她伸出援手帮助她。
程克珍在市区西环路开了一个小商店贴补家用,一个多月前,她带着20多岁患有先天性智障的孙子从裕安区残联到市残联咨询孙子的社会救助问题。从裕安区残联出来后,她带着智障的孙子准备打的到市残联,等了很长时间才等到出租车。程克珍回忆,出租车驾驶员是位女性,年龄大约在30多岁,听讲到祖孙俩到市残联寻求社会救助后,这位的姐把他们送到目的地后,没有要程克珍递来的打的费就让他们下车办事去了。当时程克珍觉得,他们素不相识,而且开出租车很辛苦,遇到这样的好人,怎么好意思不付打的费呢?还没等她想明白,出租车就一溜烟开走了。由于年龄大了,她也没有看清楚出租车的车牌号,只记得是张红色的出租车。随后她就带着智障的孙子去办事了,她也从心底感谢这位好心的姐。碰巧的是,他们祖孙俩从市政府出来在路边准备打的回家时,又遇到这位的姐送人经过这里,这位的姐停下车让祖孙俩上车并给他们捎上了一段路,等他们下车后又没有要打的费。
程克珍经过这件事情后,很感谢这位的姐,想当面感谢她,却打听不到她的下落。程克珍每天在小店里,只要碰到在此停车的出租车司机,就打听师傅是否认识这位的姐,结果1个多月过去了,仍没有打听到这位的姐的下落。6月5日,程克珍告诉记者,希望通过本报报道后,这位的姐能主动和她或者报社联系,她要当面对这位的姐的行为表示感谢。“虽然打的的钱不多,但这位好心人看到我一个老太婆带着个智障孙子不容易,主动帮忙,我打心眼里感谢她。虽然说找到她了我也没有钱感谢她,但只是想当面对她说一声谢谢,好好感谢感谢她。”程克珍最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