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666
  • 回复0

[六安事儿] 舒城男子肇事逃逸后上网求救搜索躲避警方追查的方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22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前,舒城人束某肇事逃逸后,首先想到的不是自首,而是在网上搜索躲避警方追查的方法。但当与民警正面交锋时,这些“技能”一点也没派上用场。


  6月10日下午,舒城县白马宕路至双塘路交汇处。束某骑乘电动自行车与驾驶二轮摩托车的胡某相撞后,束某置倒地昏迷不醒的胡某于不顾,忍着伤痛骑上电动车迅速逃逸。其后,胡某于6月12日晚在医院不治身亡。


  案发后,舒城交警通过调阅录像,发现肇事人是个高个子、平头、体格健壮的男子,但因图像模糊无法准确看清五官面容。考虑到肇事人骑的是电动车,民警分析可能家住周边村庄。随后,民警走访附近村民时,多名目击者提供的肇事人体貌特征与录像相符。同时,有人依稀辨出此人可能姓束,据此,民警依托当地派出所信息资源优势,在逐一排除了前两位束姓男子的嫌疑后,于6月11日上午,走进了第三个束姓男子家中。民警与应声走出卧室的束某刚打了个照面,禁不住心头一阵惊喜:此人与录像中的男子长相几乎一模一样。且民警在束某家的中发现了一辆电动车,该车尾灯缺失部分与现场遗留物比对后,无丝毫误差。


  面对找上门来的民警,束某对其6月10日撞人后逃逸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经查,6月10日,束某在撞死胡某后逃回家“躲灾”期间,在叫家人买药疗伤的同时,就怎样逃避法律处罚动起了歪脑筋。束某凭借最基本的电脑操作知识,一个劲“恶补”交通安全法规,以评估自身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并用“百度”搜集、研读逃逸案侦破报道,尤其是非机动车交通肇事逃逸案例,意图掌握警方的侦破方法、办案思路,为其继续躲避警方追逃、应对民警询问累积、琢磨反侦察技能。尽管如此,但当与民警正面交锋时,他还是很快露出原形。(姚迪)

六安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