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制陶有个偶然的“邂逅”
那是1997年的夏天,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宏亮来到舒城一家窑厂。闲来无事,他开始和泥巴做起了陶罐。
做好的陶罐,表面光秃秃的,李宏亮觉得不好看。凭着多年来的美术功底,他开始在陶罐的表面边堆泥巴边雕刻,渐渐地,一件镂空的陶罐诞生了,“头一回看到有洞眼的罐子”,连烧陶的工人都觉得很新鲜。
仔细一瞧,罐子上面刻的是朵朵荷花。捧着自己的“处女作”,李宏亮兴奋极了。有了这次经历,李宏亮开始迷上了做陶罐。
爱酒后创作,爱做大罐子
李宏亮做的罐子,个大,多在1.2米至1.5米之间,做好一个就要花费两个多月的时间。但他个人却很喜欢,“看着挺有成就感的。”
他在小区里专门开辟了一间工作室,购买了设备,还专门托人从附近工地运泥巴过来。“烧陶的泥巴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行的,要取深度15米以下的泥巴,这种泥巴比较细腻。”
运过来的泥巴,李宏亮先要进行晾晒,然后清洗,之后用木槌反复捶压,“这是将泥巴里面的空气捶掉。经过捶压的泥巴储存一段时间后,就能够作为制陶材料了。”
因为罐子的个头太大,找不到相匹配的转轮,李宏亮只能把泥巴先制成长条,然后一点一点地往上盘,直至做出想要的形状。
跟一般人做陶不同,李宏亮做陶前喜欢喝上两杯。但因为酒量有限,他每次只喝两杯啤酒,然后趁着兴致开始做陶罐。
荷花、荷叶,是李宏亮最喜欢在陶壁上雕刻的图案。不喜欢用工具,李宏亮习惯用手进行绘图。除了作图,李宏亮还喜欢在陶罐表面刻字,秦小篆是他最擅长的。
6年做了两千多个,坦言是个“烧钱的爱好”
李宏亮早年是做舞台布置等与美术相关的工作,多年来,小有积蓄。
但自从迷上了做陶,他便很少工作,潜心其中。“做事情就是要认真,爱好制陶我就要花心思好好研究。”
有空的时候,李宏亮还会去景德镇等地进行考察,跟一些制陶能人进行交流。
6年时间,他一共做出了大大小小两千多件的陶罐,李宏亮有一间老房子,如今变成了他的储藏室,专门用来放罐子。
李宏亮做的罐子,因为造型别致,不少人想高价购买,但他却从来不卖。“这就是我的一个爱好,不是出于商业目的。”
6年来,李宏亮花在制陶上的钱可不少,足足有好几十万,连他自己都感慨:“制陶是个烧钱的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