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8月13日6时许,记者从六安城区出发,沿着六寿路驱车一路往北,先后走访了金安区马头镇、寿县安丰镇、茶庵镇、三觉镇、金安区东桥镇等乡镇,了解旱情以及抗旱情况。一路走来,发现寿县和金安区部分乡镇旱情严峻。
金安区马头镇湾区七千亩玉米花生干死
13日上午8时许,金安区马头镇龙滩村的村民张怀德正在自己的花生地里查看旱情,望着头顶的烈日,再望着干旱的田地,张怀德一脸的郁闷。“这么多天的高温天气,为啥不搞人工降雨呢?天老不下雨,庄稼都干完了。”他充满疑问地说。在得知目前还不具备进行人工降雨的条件时,张怀德有些无奈。据其介绍,除了花生,他家还种植了玉米,共有约2亩田地,目前花生和玉米都处于受灾状态。“我这种的是迟花生,大约在农历八月十五成熟,如果还不下雨,那基本上就绝收了。”
记者随后观察了附近田地里其他几处花生和玉米,都有不同程度的旱情。金安区马头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王宏告诉记者,这个时间早花生本该可以收了,但受持续的高温无雨天气影响,当前田地非常干,很难把花生苗拔出来,所以有些已经成熟过的早花生依然长在地里没有收。记者随即拔了几颗成熟的早花生苗,用劲很大,但依然没能拔出来。由此可见田地究竟有多干。采访中记者发现,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目前虫灾也比较严重,很多花生的叶子都出现虫害现象。
“马头镇是农业大镇,为了应对旱情,我们及时成立了三个工作小组,领导干部深入到田间地头指导群众抗旱工作,协调上下游之间的科学用水,避免群众产生矛盾。”王宏告诉记者,为了加大境内木北干渠的水流量,他们组织了60多名群众对干渠进行水草清理。同时做好核灾、报灾工作,争取补助,适当减轻农民的损失。据其介绍,目前该地的水田旱情基本得以缓解,有部分地方还没有水,但由于7月初的内涝和后期的旱情影响,稻子正在出穗的时候却严重缺水,必定会影响到今年水稻的收成。同时,目前该地的黄台村、陈台村、龙滩村、孙长营村共四个村近7000亩的花生和玉米受灾严重。
寿县安丰镇瓦西干渠灌区部分水稻枯苗
13日中午11时许,在安丰镇党政办主任王锁的带领下,记者来到镇政府附近的一片水田里,水田里一滴水没有,稻田干裂,有的裂缝插得进一根手指头,水稻已经枯苗,与没有受旱的水稻已经抽穗低头的情况不同的是,这里水稻几乎没有抽穗的,稻叶已经枯黄蜷缩起来了。
该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李维春告诉记者,安丰镇11万亩水稻,主要靠瓦西干渠、淠东干渠以及石集分干渠灌溉,其中瓦西干渠处于淠史杭灌区末梢,水量非常小,灌区有八九个村严重受旱,该镇主要受旱面积集中在这里。截至12日,该镇受旱面积8.58万亩,严重受旱面积6.5万亩,枯苗面积3.3万亩。
在该镇采访时,寿县县领导正在检查指导抗旱情况,7月下旬以来,寿县遭遇持续高温晴热天气,25个乡镇不同程度发生旱情,累计受旱面积104万亩,其中轻旱49万亩、重旱47万亩、干枯8万亩。面对严重旱情,县领导带领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深入受灾乡镇指导抗旱,帮助解决抗旱中的实际问题,8月11日,启动抗旱预案II级响应,截至8月13日,全县投入抗旱人数2.65万人,投入机动抗旱设备6800台套,装机容量5.38万千瓦,用电615万度,用油240吨,已浇灌71万亩,抗旱投入资金2699万元,全力抗旱保苗。
寿县茶庵镇母子正午顶烈日抽水保苗
“咚咚咚……”在炎热的夏天听到如此大的抽水机运作声,无疑会让人的心情更加烦躁,可对于寿县茶庵镇的村民高道林来说,这个声音却是无比的悦耳。13日中午13:50,烈日当空,高道林和她的儿子正在从路边的渠道中抽水往自己的稻田里灌溉。“上午刚来水的,干了好多天了,现在趁着有水的时候赶快抽点水进稻田,稻子都快干死了。” 高道林的儿子一边看着抽水机一边对记者说。说话间抽水机就“失灵”了,突然抽不出水了,见状高道林急了,她立即脱下拖鞋,卷起裤脚麻溜地跳进水渠里查找原因,原来是水渠里的淤泥、杂草等将水泵进水口堵住了,经过一翻清理之后,水又哗哗哗地出来了。
记者看到,水渠里虽然有水,但非常少,为了能让自家的稻田多灌溉一些水,高道林只能用手将淤泥堆成一道“泥墙”,不让水流到水渠的下游去。如此一来虽然截断了水流的去向,前段的农户也无法抽到水了,但是为了让自家的水稻少受点损失,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对于自己的这种行为,高道林只能无奈地笑了笑。她一边堆“泥墙”一边告诉记者:“我家约有25亩田地,一家四口就是靠着这农田生活,没想到今年旱情这么严重,除了水稻,还种了黄豆、芝麻,目前水稻和黄豆受灾严重,如果一个礼拜之内再不下雨的话,那今年估计有80%绝收了。”采访中高道林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往年正常情况下她家最低可以收3万斤水稻,按照市场价格可收入约4万元,但今年受旱情影响,目前不敢预测收入。同时,为了缓解旱情而购买的抽水机还花了1000多元,一天抽水的油钱需要约200元,如此一来,今年的种植成本多了许多,但最终的收益却还是个未知数,要看天气来定。对于这种情况,高道林及其家人非常无奈。
金安区东桥镇水田旱情缓解旱地或将绝收
13日下午3点半,在金安区东桥镇潘店村一处玉米地里,该镇水利站站长张庆文指着地里的玉米苗告诉记者,“这些玉米虽然已经扬花,但是由于持续高温干旱,授粉情况不容乐观,估计玉米棒子玉米粒稀少。”然而记者发现,张庆文指给记者看的玉米苗好歹是绿色的,在临近的几块玉米地里,玉米叶子已经枯黄蜷缩在一起,高度只有齐腰高,玉米杆很细。张庆文说,这些玉米苗根本就长不高了,更不谈扬花授粉结玉米棒子,等于就是绝收了。
据了解,东桥镇境内有瓦西干渠、淠河总干渠两条干渠,加上横穿该镇的东淝河,水源情况较好,淠史杭最近开始供水,加上农户从淠河总干渠抽水,水田目前旱情得到缓解,只有北方靠近寿县的何山村以及莲花村由于处在水渠末梢,旱情较为严重,由于缺水水稻不能及时授粉可能出现瘪稻,目前固定泵站加上农户自己家的小抽水机,基本能缓解当前的旱情。相对于水田,该镇的旱地旱情严重的多,玉米、黄豆、红薯、花生等旱粮,约1.5万亩面临绝收的威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