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本报对六安火车站站前广场黑头车、出租车猖獗,亟须治理的情况进行了报道。报道见报后,引起了市相关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21日上午,市运管处副处长郭跃东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并将相关情况和下一步的具体整治措施向记者作了详细的介绍。
黑头车“近水楼台” 六安火车站站前广场目前分为三个平台,呈阶梯状,各级平台有着不同的功能。“目前一、二级平台是社会车辆停车场,三级平台是出租车停靠待客点。”郭跃东告诉记者。据了解,由于站前广场呈阶梯状,为了方便旅客,原来出租车的停靠点是在二级平台,而不是现在的三级平台,“一般旅客出站都是提着大包小包,有的还抱着小孩,走台阶很不方便,为了方便旅客乘车,当初出租车停靠点就设在二级平台。”郭跃东对记者介绍到。但是从去年的8月份开始,出租车停靠点便被移到了三级平台,二级平台则成了社会车辆停车场,这也为黑头车拉客创造了便利条件。“二级停车场是收费的社会车辆停车场,一些黑头车车主缴纳一定的费用后,便将车停在这里。由于二级停车场距出站口要比三级停车场近,还不要多走台阶,一些旅客出站后便被黑头车车主‘忽悠’走了。”郭跃东说。
“的哥”意见大 将出租车停靠点从二级平台移到三级平台,旅客出站后想要乘坐正规的出租车就要多走一段路,这让很多旅客不满意,同时,出租车驾驶员对此也有很大的意见,“以前在二级平台旅客出站后就能坐上出租车,而且很多旅客也不愿乘坐黑头车,所以当初我们的生意还不错。可是现在把我们移到下面的三级平台来,旅客要想乘坐出租车就要多走一段路,而且还是台阶,一些乘客禁不住黑头车车主的游说,就坐黑头车了,这对我们的生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把我们移到三级平台来也就罢了,关键是现在二级平台倒成了黑头车的停车场了,等于我们把生意让给他们了,你说我们怎么会没有意见呢?”在记者采访中,几位出租车驾驶员表达了心中的不忿。
“对于黑头车的打击,我们始终没有松懈过,仅去年我们就实施了两次突击打击,每次打击持续时间为3个月。但是由于受执法权限有限、执法力量不够等因素的影响,效果不是很令人满意。另外,打击黑头车存在一个很大的难点,就是取证难,我们必须要取得双方有直接经济来往的证据,才能认定是黑头车,这对我们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关于对黑头车的打击,郭跃东这样对记者介绍到。
治理方案已出台 六安火车站站前广场黑头车、出租车亟须治理的情况引起了市里主要领导的重视,市主要领导曾多次到站前广场进行现场查看,目前,六安火车站站前广场的具体整治方案已出台,并已在逐步实施。“目前主要是采取四项治理措施,一是将一级平台改作应急通道,二是将二级平台恢复作为出租车停靠点,三是将西边三级平台改作公交车停靠站,东边三级平台作为社会车辆停车场,四是在312国道设主道口,并安装红绿灯,车辆可由此直通市区,而不再需要从站前广场的环形岛绕行,这也有利于疏通车流。同时,我们还将在站前广场醒目位置竖立明显的道路指示标志,以引导旅客乘车。”关于下一步的具体治理措施,郭跃东对记者介绍到。由于将社会车辆停车场移到了位置较远的东边三级平台,黑头车在站前广场将难以“生存”。
“关于出租车拼客、议价不打表等行为,我们秉着从严、从快的原则进行查处。不久前,我们给各位出租车驾驶员群发了短信,要求他们规范运营、文明运营,并自觉维护车容车貌、车内卫生环境,做好运输服务。”郭跃东说。“我们呼吁尽快成立综合执法队,由多部门联合对站前广场进行长效综合治理,只有这样才能治标治本。”郭跃东呼吁到。本报同时呼吁广大市民,不要乘坐黑头车,遇到黑头车拉客、出租车甩客、宰客、不打表等行为,积极拨打96333电话进行举报,共同维护城市良好的客运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