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2894
  • 回复2

[六安事儿] 六安局长主任们新年晒计划,快来凑凑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3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者按:新春将至,作为和全市民生密切相关的部门负责人,局长主任们新的一年有什么样的规划和愿望?在市“两会”召开之际,本报记者走近他们,听他们讲述新年里的工作安排,其中很多内容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市经信委主任卢俊

    推进“二次创业”,打造工业经济升级版

  2014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加快推进工业和信息化创新发展成为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市经信委主任卢俊的介绍中,也勾勒出全市工业经济“二次创业”的宏伟蓝图。


  卢俊告诉记者,打造六安工业经济升级版,学习吃透并充分运用各项支持奖励政策必不可少。近年来,皖江城市带、合肥经济圈、中部崛起、振兴皖北发展、大别山革命老区等上级扶持政策和市本级出台的各项支持奖励政策相继出炉,也为六安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对于部分中小企业关注的“融资难、融资贵”,卢俊表示,今年将加大引入域外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力度,丰富和创新融资产品,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做活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抵押、应收账款抵押和原材料抵押,来解决这一问题。


  卢俊介绍说,2014年将研究出台一系列政策,研究制定《六安市加快工业经济发展若干政策》,进一步修订完善全市工业重点产业规划和“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及时出台《全市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若干意见》,研究和制定《六安市工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帮助企业释放产能,做大做强;支持企业技术进步,帮助转型升级;支持成长性好的行业和企业,帮助加快发展;支持小微企业,帮助渡过难关。并实施大企业扶持计划,培育百亿、十亿产值及纳税过亿大户;实施培育新增长极计划,引导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绿色食品、城市轨道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实施千亿工业项目投资计划,2014年力争完成工业投资500亿元以上,增长25%;实施大型企业扶持计划,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1000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突破20户、纳税过亿元企业10户。

  (记者 刘进 整理)


  市城管局局长郭强

  推进五城同创 打造城市名片

  “2014年城市管理主要是10个方面,涉及30项具体工作。”六安市城管局党委书记、局长郭强说,今年城市管理以改革为动力,以整治为抓手,以队伍建设为根本,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服务水平,推进“五城同创”,打造六安城管“升级版”,努力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规范化、信息化、智慧化。


  工作亮点是:全面落实市政府66号文件精神,做好人员派驻和联合执法队伍组建工作。开展数字城管信息数据普查,明确市、区事权划分。推进五城同创,打造城市名片,在塑造城市特色方面,开展“三线三边”治理行动,全面提升城市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实施“整治2014”行动,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每年选择3至4条主干道,对“街面市容秩序、出店经营、拉棚搭建、牛皮癣清理、砍林毁绿、城中村”等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打造一批“八无”示范道路(即:无乱搭乱建、无乱摆乱占、无乱牵乱挂、无乱泼乱倒,无乱停乱放、无占道经营、无乱堆乱放、无卫生死角),以点带面,扎实推进。力争通过三年行动,打造示范路、示范街,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和档次。打造10座星级服务标准公厕,建设3座星级机械化垃圾中转站。推进城市绿道建设,推进苏大堰、大雁河综合治理工程,全面推进凤凰桥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城北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推进六安市污泥处置工程、巢湖流域六安东部新城区水环境治理工程、污水管道工程及小区雨污分流工程等重点工程建设。


  在便民服务方面,进一步精简清理行政审批项目,缩短审批时限,方便企业与群众办事,缩短群众反映问题处理和回复时间,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

  (记者 储著坤 整理)


  市旅游局局长梁修存

  推进五大旅游区规划建设

  2014年市旅游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部署,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谋划好我市旅游业发展的大思路,注重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旅游观,教育旅游行业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引导企业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旅游法》,坚持依法兴旅、依法治旅,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打造六安旅游升级版。


  市旅游局局长梁修存说,我市旅游工作重点是以培育红色、绿色和古色三大旅游品牌为核心,着力推进旅游资源整合,加快推进五大旅游区规划建设,做强旅游精品线路;着力改进旅游市场营销手段和方式, 巩固传统旅游市场,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做亮区域旅游品牌形象;着力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全面实施智慧旅游工程,做优旅游服务质量;着力推进旅游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融合,实施大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做大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加速我市与其他区域旅游产品联动和旅游市场联合进程,把六安建设成为连接长三角和华中两大区域旅游网络中一个重要节点,成为大别山区域旅游主要集散中心和旅游目的地,全面推进我市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产业强市跨越。

  (记者 王倩倩 整理)


  市教育局局长高红卫

  控制“择校热”和“大班额”

  坚持立德树人育人方向,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加快教育项目建设,着力加快教育信息现代化,着力促进公平公正,着力提高教育质量,着力转变作风,不断提高我市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水平,为幸福六安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办法。进一步完善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划片入学,控制“择校热”和“大班额”,进一步完善在流入地参加中考和高中阶段招生录取办法。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加大高中布局调整步伐。完善六安一中东校区建设,加快六安二中西校区建设,启动东部新城优质高中规划、建设工作。继续实行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办法,完善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创造条件,扩大中小学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规模。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培训,开展好特殊教育教育教学研讨和教学比赛活动。深入推进“阳光体育活动”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改善工作。

  ( 记者 王倩倩 整理)


  市政务中心主任、市政务公开办主任吴福祥

  整合审批资源,优化行政审批权配置

  2014年,市政务中心主要在标准化建设落实上继续下功夫,根据省政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统一、规范标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等与企业和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全部纳入政务中心公开规范办理;中心还将继续贯彻落实中央、省、市行政审批项目清理结果,整合部门审批资源,优化行政审批权配置,推行企业注册“一表制”,企业办事“一条龙”,招商服务“一站式”;中心已经被确定为全市政务服务业务及电子监察三级联动项目建设试点单位,在此基础上,中心将继续在推动政务服务三级联动上下功夫;在重点领域推进政务公开上下功夫。


  深化九大重点领域信息公开,规范公开的格式、内容,提高公开的时效性。指导市县(区)做好“三公”经费和预决算信息公开工作,建立“三公”经费监管长效机制,今年将从深度和广度上加深三公“经费信息公开,推动党风廉正建设;为满足我市招投标工作发展的需要,由传统的人工服务方式向现代化、信息化方式的转变,为了减少人为控制的影响,提升公共资源的效益最大化,逐步建立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系统、电子化招投标服务系统,协助招投标监管部门建立电子化监察系统等3个系统,实现交易、服务和监管同步进行,逐步实现招投标全过程电子化。

  (记者 李振欣 整理)


  市人计委主任段贤柱

  落实“以房管人”人口计生长效机制

  2013年,六安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市人计委”),顺利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年度人口目标任务。2014年,在国家计生政策有着重大调整的背景下,市人计委的工作重心在哪, 又将做好哪些服务呢?市人计委主任段贤柱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强基固本,分类指导,转型发展,创先争优”,在段贤柱看来,为推进幸福六安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稳定低生育水平,以及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我市将突出早孕发现这个重点环节,继续对乡镇实行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重点监控,强化“两非”案件查处,深入推进“关爱女孩”工程,努力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攀升势头。”


  在段贤柱看来,随着全国范围人口流动性的增大,计生服务也不能落后,目前,六安市与泛长三角地区流动人口区域协作座谈会召开,也意味着,要全面落实“以房管人”的城市和流动人口计生工作长效机制。“流入人口‘市民化待遇’”段贤柱提出了这样一个概念,即需要积极为流入育龄群众提供办证服务;以“城市生活e站”建设为载体,实现与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宣传教育、网格化管理、计生政策落实等人口计生日常工作的深度融合。


  此外, 2014年,市人计委还将大力推进“1235”人口文化建设工程(在全市范围内建设 10个县区人口文化园、20个重点镇人口文化园、300个农村人口文化大院、500个城乡幸福生活e站), 为推进幸福六安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记者 刘进 整理)


  市质监局局长朱小兵

  把好产品质量关 深入开展质量强市

  产品质量不仅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还关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地方形象。近几年,我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对涉及质监部门职能的多项工作作了安排和部署。谈及 2014年工作计划,朱小兵表示要进一步创新工作举措,带动质监部门发挥应有作用,实现新形势下质监部门有力发展,把好全市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关。


  新的一年,将继续加大质量工作力度。通过深入开展质量强市活动,大力实施名牌发展战略、技术标准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力度,建立健全标准化体系、计量检测体系、质量保障体系。


  同时,充分发挥质监基础职能作用。进一步加大产品质量和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力度,做好生产环节食品安全职能的交接工作,加强食品包装材料、容器、食品生产经营工具等食品相关产品生产加工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夯实计量、标准、认证认可等基础性工作,充分发挥服务社会、服务企业作用。另外还将不断加快质检中心建设步伐。围绕国家茶检中心项目建设,进一步保障工程建设步伐。并推进其他各类省级质检中心建设,结合当前进度针对性采取积极举措,为中心及早发挥作用打下坚实基础。


  “在做好相关职能工作的同时,质监系统还要加强作风建设,认真组织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朱小兵表示,新的一年还将不断强化质监窗口建设,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

  (记者 张静 整理)
p19_b.jpg
p27_b.jpg
p35_b.jpg
p43_b.jpg
p51_b.jpg
p62_b.jpg
p65_b.jpg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14-1-23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更多的惠民工程就好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3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百姓看重的是结果,不要跟我们讲那些漂亮话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