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胜利家住裕安区苏埠镇,此前,他在浙江绍兴打工期间,因病住院花了4万多元,回六安老家后,他的父亲朱必华拿着相关票据证明去裕安区新农合管理中心报销,没想到报销单却被判了“死刑”,一分钱也不给报。这是怎么回事呢?
朱必华 晚上洗头发的时候猛一抬头,炸了筋,后脑关节脱节,在绍兴中心医院,花了三千多,以后转到浙江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治疗12天,共计花了四万五千多。
前不久,儿子出院后朱必华把相关材料提交到裕安区新农合管理中心准备报销部分费用,可过了几天,得到的批复却是“不予报销”。这可让朱大爷寝怎么想也想不明白。
朱必华 你心想我一农村人花了这么多钱,我负担不起,另外我买了医保一点用没管,所以我现在心里非常难受,在家寝食难安。
朱大爷再次来到裕安区新农合管理中心理论,中心给出的说法是住院证明跟核查不符。
朱必华 回来报销的时候按意外伤害报的,结报中心说住院证明跟意外伤害的表不符,结果报销单判了“死刑”,不予报销。
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记者来到裕安区新农合管理中心调查发现,不予报销的原因是朱圣利住院时开的入院病情描述与乡镇合管办开据的核查表不一致,不符合报销要求。
裕安区新农合管理中心副主任 余桂千 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发现了很多问题,因为我们这个审核主要依据是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医院住院的主诉,第二个就是我们乡镇合管办对意外伤害核查的结果,就是乡镇的合管办对意外伤害的核查,这个核查主要是乡镇到患者居住地,了解周围的群众和村级的干部,这个核查也决定我们的报销是不是给予报销的重要依据,必须要一致的,否则我们在审核的过程中就对受伤的原因、过程难以判断。两者不一造成不予补偿。
记者了解到,类似情况新农合管理中心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
裕安区新农合管理中心副主任 余桂千 因此我们提醒广大参合患者就是在意外伤害的时候,第一一定要对意外伤害的原因真实的描述,第二我们乡镇的这个合管办的调查人员尽量细致的、准确的摸清受伤的原因和经过,以便新农合在报销的时候、会审的时候能得到一个准确的、公正的结果。
经过了解朱大爷终于揭开了心中的疙瘩,裕安区新农合管理中心也表示,将根据老大爷儿子的实际情况,重新审核,给予补救措施。
将医保基金称之为参保群众的“救命钱”,其原因在于医保基金关乎着参保群众的生、老、病、死,正因为如此,如何管好这笔“救命钱”一直以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医保的“盘子”越做越大,参保待遇也在连年提升,但与此同时,医保基金监管的压力也在持续增加。据统计, 2014年,全市医疗保险基金收入为11.25亿元,增长12%,支出10.23亿元,增长30%,支出增幅高出收入增幅18个百分点。
据市医保中心人员介绍,随着参保人员待遇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我市职工和居民政策内报销比率达到近80%和70%。近年来,欺诈骗保、过度医疗消费等情况时有发生,一方面是少数医疗机构通过编造病历、处方,挂床住院和虚假申报,套取医保基金,个别医生向参保人员提供过度医疗服务;另一方面是参保人认识误区,将医保卡当成了购物卡,即使没买药看病也要想方设法将卡内的钱取出来。种种违规现象正在蚕食着医保“救命钱”。
据了解,2014年,全市共查处违规住院210人次,审核退保违规金额达336万元,3名医生被暂停医保服务,7家定点医疗机构被取消服务资格,两家医疗机构被暂停服务资格。
令人高兴的是,最新开发的的阳光医保智能审核系统,将成为各级医保中心加强基金监管的有效“利器”。
社会保障信息中心副主任 周红云 我们以前医疗审核是人工审核,现在由人工审核转为阳光智能审核,公共信息化审核就是更精确一点,更加合理,更加公正。审核的时候,由系统通过相关知识库以及设置的规则,对于病人在医院就诊过程发生的费用进行合理化的审核,对于违规的,违反用药规定的一些不合理费用给予剔除。
记者 王向荣 周纯 邵善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