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媒体间的竞争日渐加剧,特别是一些商业网站、微信公众号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争抢“第一看点”、追求“爆炸效应”,置新闻内容的基本事实于不顾,为达到增加点击量的目的,在新闻标题上挖空心思,出现了一些耸人听闻或者媚俗、低俗、庸俗的“标题党”。笔者认为,在激烈的新媒体竞争中,“标题党”吸引眼球固然可以,但不能不讲道德底线,更不能一味为了追求点击率而造成对公众和社会的损害。
笔者于近期浏览了六安本地的几家商业微信公众号,一些标题制作“触目惊人”:《他与情妇幽会!@竟发现妻子和他父亲去了宾馆……》,阅其内容就是妻子为了不让患病的公公影响老公迎接MBA考试,妻子偷偷地把公公安排到条件好的宾馆里居住,这本是很“正能量”的新闻,标题却制作如此低俗,我想大多数人应都对此非常反感。还有一些“标题党”刻意迎合社会上的不良心态,制作带有明显倾向性、误导性、煽动性的标题,更是消费公众情绪,挑战道德底线。
好的标题,提炼了文章主旨,浓缩了文章主题,可谓是整篇文章的“点睛之笔”。但文章标题是从新闻事实富矿里提炼出来的精华,而不是矿渣里的糟粕。“标题党”是当下商业性新媒体界的“毒瘤”,是在以饮鸩止渴的方式损害网络媒体的公信力。我们希望净化新媒体发展空间,应从规范“标题党”开始,守住其道德底线,还新媒体成长环境的一片“净土”。(程传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