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1289
  • 回复2

[六安民生] 走近六安市特教中心老师汪秀丽和她的孩子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12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一群特殊的教师,面对的是有耳不能听、有嘴不能说的孩子;有一群勤奋的园丁,虽然耕耘艰难,却使得晚开的花儿同样芬芳满园。9月10日,在这样的特殊日子里,记者走进市特教中心,认识这里的语训老师汪秀丽和她的孩子们。


  走进校园,阳光透过高大的树木,将光影留在素雅的教学楼墙壁上,道路两旁摆放着孩子们用灵巧的双手制作的盆景,一个个栩栩如生。课堂里不时传来老师的授课声和孩子们的咿呀学语声,这里就读着来自全市各地的134名特殊孩子。


  一进入特教中心,记者就被这里温馨的氛围感染着,因为是教师节,特教中心的孩子给老师们准备了礼物,大多都是手工制作的卡片和折纸花。收到孩子亲手制作的礼物,汪秀丽老师开心地告诉记者:“孩子们每一点的进步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份馈赠。每次看到他们的进步都会比收到礼物更高兴。”


  汪秀丽是特教中心语训部的主任,带的是四年级的语文,同时兼任口语(四)班班主任。“我喜欢汪老师,她教我们很多知识。”口语(四)班班长王世文也是个有听力障碍的孩子,但是他说话清楚,与人交流自然大方。“他现在特别自信,每次布置的作业都能出色地完成,还能在学习上帮助其他孩子。”汪秀丽告诉记者,王世文2012年入学时的语言表达略好于其他的孩子,但他内向、不自信,现在通过几年的训练,他已经能与正常人孩子一样跟人相处、交谈。


  “孩子们都特别聪明,但是对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还是一大难点,我们通常要把深奥的东西简单化。”口语(四)班共有9名学生。记者来到教室,汪秀丽正在给学生讲解苏轼的《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孩子们跟着汪老师大声朗读着,“对孩子们来说‘婵娟’一词最难理解。”汪秀丽说,在解释这个抽象词汇时,要大声说,一边配以手语。与正常孩子相比,市特教中心的孩子的逻辑思维较差,对抽象概念难以理解,因此授课时,要让他们理解并说出来,老师教上10多遍是很平常的事。而且,老师们授课声音都很大,嘴型都很夸张,希望孩子们能多听一点,多领悟一些。长期下来,老师们基本上都患有咽炎。


  “其实,我一直被学校里其他老师的敬业精神感染着。这里的20多位老师对待孩子就如自己的孩子一样,我在这里感觉真的就像在家里一样。”汪秀丽是2007年底通过考试进入市特教学校。因为之前一直在普通学校教学,起初她很不习惯,与孩子们无法交流,为了尽快适应教学任务,她苦学了一个月的手语,不但能与孩子们交流了,更是跟这里的老师和孩子们产生了浓厚的感情。8年里,她成功帮助多名儿童克服了语言障碍,开口说话,打下了很好的学前基础。汪秀丽自己也从一名普通的老师成为了学校语训部主任。虽然不像其他普通学校的老师一样桃李满天下,但汪秀丽一样充满了成就感。


  今年7月,汪秀丽在全省特教老师面前做了聋儿学前语言康复与义务教育阶段口语教学一体化模式经验介绍,市特教中心语训部在汪秀丽等一群老师的努力下,近年来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很多康复后的孩子已经转入了普通学校就学,与正常孩子一起学习生活。


  “其实我们学校孩子的动手能力都很棒,每年教师节、感恩节,甚至是平时,他们都会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卡片、纸花等送给我们。”在学校的作品展示室,记者见到很多孩子们的作品:剪纸、素描、手工作品及孩子们在各类比赛中的获得的奖状……无不展示着他们的聪慧和灵动。汪秀丽说,特教学校的孩子们平时大多比较敏感,但在学校开设的律动课和手工课上,他们能找到自信。很多孩子毕业后,在舞蹈和绘画上都有不俗的表现,并成功实现了就业,开启了自己崭新的人生。


  特教中心里的学生大多家庭条件较差,老师们不仅要指导孩子们学习、训练,更是经常照顾他们的生活。“有一次,我收到一个孩子亲手制作的纸花,一直保留着。”汪老师说,那是让她特别感动的一件事。有一天下午下课时,汪秀丽刚刚从教室里走出来,一个小小的身影闪了一下,她仔细一看是学生王传乐正躲在墙角,等她走过去,小女孩拿出了一束制作的非常逼真的折纸花,塞到了汪老师的怀里,一句话都没说就跑开了。汪秀丽拿着这把花,看着跑开的小小身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原来这个叫王传乐的小女孩,家里非常困难,刚刚入学时才7岁,父母都不在身边,只有患病的爷爷照顾她。刚到学校的时候,很邋遢,有时候脸也不梳,头也不洗,汪秀丽不仅在学习上指导她,而且在生活上也很照顾她,帮她洗脸、梳头,让她更像个小姑娘,汪老师的精心照顾让小传乐感觉妈妈就像在身边一样。“这里很多孩子因为有障碍很少用语言表达爱,但我们能体会到,这是无言的爱,却比任何语言都让我们感动。”汪秀丽老师说。(记者 鲁艳艳 杨秀玲)


  采访札记

  这是一次既艰难而又珍贵的体验。艰难的是和听障孩子们沟通上的困难,珍贵的是特教老师无与伦比的爱心与耐心。残障儿童虽然在身体上有残缺但他们有着自己的特性,他们需要知识、需要爱,需要能够保护他们的“翅膀”,需要能够看见他们的“眼睛”,而特教老师在他们幼年时就承担了这些责任,并授予他们生活乃至工作的能力。在全心浇灌这些有缺陷的“花朵”时,特校教育工作者也在探索和思考,特教老师仍然十分缺乏,更多的残障儿童需要进行各方面的训练,进入社会的残障儿童往往还不能适应新的环境,所以特殊教育并不仅仅是一个团体需要做的事,需要的是有更多的人来关心、爱护。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15-9-12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赞,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2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赞!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