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始终是全民普法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法治宣传教育的不断深入,我市多举措强化农民法治观念,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不断深化“法律进乡村”。组织市直各单位结合“百千万”工程要求,深入结对帮扶村宣传与自身职能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法律六进”主题活动和“12·4”、“江淮普法行”、百名理论工作者下基层、普法志愿者送法进“农民文化乐园”等集中宣传活动,立足群众需求,采取发放宣传资料、组织文艺演出、解答群众咨询等多种方式,深入农村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
不断强化农村法治宣传教育阵地。依托乡镇、村文化站建立了366所农民普法学校和936个村(居)法治宣传教育中心,定期开展农民学法活动。依托170个乡镇司法所、2554个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281个法律援助工作站和1947个法律援助联系点广泛开展送法活动。
不断加强村“两委”组织建设。采取“送法下乡”、集中培训、举办法治讲座、个人自学等方式,积极组织农村“两委”干部开展法律知识培训工作,重点学习与农村生产生活、民主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基层事务、防范和处理矛盾纠纷的能力。5年来全市共培训村“两委”干部2.57万人次。
不断推进农村依法治理。“六五”普法以来,我市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加大对全国、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指导力度,推进全国、省级创建标准的贯彻落实,共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6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67个,有力提升了农村法治化管理水平。(施思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