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季节,人们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9月末,记者在裕安区独山镇黄荆滩村看到,村民们正在忙着修路、清渠、养殖甲鱼龙虾。大竹元组村民汪家寿这几天一直都忙着清理通水冲河两岸自家的竹园,“这条小河一到下雨天水就涨得特别快,淹没我的田地,今年夏天的连续几天暴雨,让我的玉米没了收成。”汪家寿所说的通水冲河是黄荆滩村境内最长的河流,全长3公里,因河道狭窄,又加上清淤不彻底,每年都会给村里带来不小损失。今年按照去年村里制订的村扶贫规划,通水冲河清淤及护坡工程被列入日程。黄荆滩村通过向裕安区扶贫办争取27万元,经过准备,今年的1公里工程已正式开工。
黄荆滩村位于独山镇南端,土地以沙田、沙地和山林为主,粮食作物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辅以种植油菜、茶叶,村民收入不高、收入不稳成为制约黄荆滩村最大的致富瓶颈。去年10月份,裕安区从区交通局选派了一名年轻干部到黄荆滩村任职,与之前区扶贫办选派的扶贫组长一起充实了黄荆滩村两委班子。大家通过调研、走访,摸准了村内的基本情况,找到了存在的问题,制订了5年扶贫开发规划,并列出项目体系,以项目发展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记者采访当日,村内阳公组至天峰初中的水泥路也正在铺设,这也即将实现村民多年来从砂石路变身水泥路的愿望。看着平坦宽敞的水泥路就在自家门前,村民们纷纷为施工人员端茶递水,自发维持交通,提醒过往车辆绕行。黄荆滩村党支部书记陈邦玉告诉记者,通水冲河清淤及阳公组至天峰初中的水泥路是近两年群众特别期盼的两件事,自从村里发布要干这两件事时,村民们都积极支持,不要一分一毫,无偿地加入到两项工程中。
通水冲河现宽两米左右,根据规划,要将河流拓宽至3米。汪家寿家的1000多棵竹子及部分树苗需要砍掉或移栽,为了不影响工程施工,前几天,汪家寿找了两个亲戚来帮忙。“上级花钱给咱们的河清淤、做护坡,也是为了我们能发展得更好,我们当然全力支持。”汪家寿告诉记者。
记者在黄荆滩村的5年扶贫规划内看到,黄荆滩村排出近5年的项目体系,共15项,涉及公益事业、社会福利事业、养殖业、种植业,对工程量、投资等都作了详细的测算。今年是黄荆滩村5年扶贫开发的第一年,村里首先解决的是基础设施类居多的公益事业,得到了村民的欢迎和支持。为了项目能顺利实施,全村实现脱贫致富总体目标,除了多方争取资金技术支持外,黄荆滩村还成立了事务领导组,负责各个项目具体事务,监督项目实施,保证项目正常运行,管理好资金;技术服务组,聘请了种植业、养殖业专家两名,由专家任组长,对产业发展进行传帮带。“5年扶贫开发规划的制订,让我们找到了问题所在、商讨出了致富的路子,也使我们的目标更明确,信息更足了,我们相信在规划的指导下,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黄荆滩村一定会尽快实现全面脱贫致富。”陈邦玉说。(记者 杨秀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