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1037
  • 回复2

[六安民生] 霍山县:戏台子搭在咱家门口 乡村热闹起来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17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杨大姐,快去看戏喽,再迟就没有好位置了!”


  “就是噢,听说诸佛庵的‘武秀才’今晚又有新节目了。”


  夜幕初降,霍山县佛子岭镇晾甲广场上已是热闹非凡,十里八乡的乡亲们向广场聚集,诸佛庵镇农民文化乐园演艺团马上就要来这里送戏下乡了。


  村民们口中的“武秀才”名叫武中发。在2001年霍山县举办的第一届“大别山民俗文化大奖赛”上,时任镇民政办主任的武中发以一曲“省非遗”曲目——四弦书《榜样》技惊四座,勇夺桂冠。因为他在该镇的文化乐园里吹拉弹唱样样齐,编排写练一手抓,算得上是农村文艺的大能人,乡亲们戏称他为“武秀才”。


  “刚开始,那是赶鸭子上架,镇上文化站的同志创作了一部四弦书剧目《榜样》,可就是找不到人上台去唱。镇上领导看我平时喜欢哼个黄梅戏、京剧啥的,就对我说:‘乡村舞台也要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你又是分管民间社团活动的,你不上谁上?’我只好现学现卖,没想到还得了个一等奖。就这么一唱就唱了十几年了。”武中发不无自豪地说。


  “武秀才”所在的诸佛庵镇演艺团上世纪70年代就十分活跃。八九十年代,农村日子过好了,这些闲不住的老戏迷们又聚在一起,自编自演一些节目自娱自乐。2013年,该镇农民文化乐园建成后,他们有了组织,也有了音响设备和活动场所,演出的热情就更高了。


  “文化乐园把民间能人都招呼到一块了。龙狮队20多人,演出队30多人。广场舞队60多人。农闲时节,哥几个凑一起就是一台戏,老姐妹们也乐意到这儿跳跳舞,孩子们也可以到这里看看书、打打球。乡村热闹了,农民乐呵了,邻里之间也和睦多了。”该镇综合文化站站长雷威说起农民文化乐园来赞不绝口。


  诸佛庵镇地处大别山腹地,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又是革命老区,民俗文化和红色文化浸润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镇上的文化乐园以民俗文化为根基,挖掘整理出了舞龙舞狮、划旱船、蚌壳舞、叫驴戏和花鼓灯等民间传统艺术。主角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节目都是自编自演的剧目。武中发等能人的加入更是给这些原本“土得掉渣”的乡土艺术带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他们新编了反映计生工作的《两亲家》,发动群众兴修水泥路的《村村通水泥路》,花鼓灯《城乡环境面貌新》,四弦书《省委书记来咱村》、《家乡一步一重天》和《唱唱咱村新乐园》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好剧目。这些节目内容大多来源于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取材于农村中的好人好事和英模典范,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亲切感。这种根植于乡间土壤上的政策宣传形式,群众喜闻乐见也更易于接受。


  “今年的送戏下乡已经在黑石渡镇、衡山镇、磨子潭镇和佛子岭镇表演了18场,争取让全县每个村子都能看到。我们自己编排的节目乡土气息浓,来自基层生活,所以接地气、合口味,老百姓都爱看,每场观众少的二三百人,多的有四五百人,不少人追着演出队一连看几场。虽然我们有时一天要跑好几个村子,累是累了点,可看到乡亲们都喜欢,再累也乐意。”武中发乐呵呵地说,“我们已经成立一个演艺公司,准备吸纳更多的年轻人进来,让四弦书、花鼓灯这些传统宝贝后继有人。也让咱大别山民俗文化表演走出去,走出一条美好乡村文化致富的新门路。”(陈波)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15-10-17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戏如人生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7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应当传承下去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