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1010
  • 回复7

[六安民生] 六安一位孤独症儿童家长的独白——孩子,你就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19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于今年39岁的刘会芹来说,32岁那年是她人生的一个重要结点。在此之前,她和许多出身农村的青年人一样,离开家乡金寨,跟随丈夫来到大城市广州打工,辛苦攒钱,满怀希望地撑起一个小家庭的未来。然而,一切都从7年前开始发生了变化。那一年,平淡温情的寻常生活戛然而止,继而开始的是一场人生的重大变故。因为,那一年她有了小宇(化名),而小宇很不幸地是个“星孩”(孤独症儿童)。


  也许会有人问,拥有一个“星孩”,到底会给一个人、一个家庭带来怎样的变故?何以要用“重大”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对此,也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吧。


  现状:“星妈”摆地摊贴补家用

  2015年,小宇7岁了。从外表看,小宇是个长得壮硕的可爱小男孩。不同的是,他对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似乎并不感兴趣,每天都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这个小天地里小到只有妈妈和学校里的老师。


  对于“星妈”刘会芹来说,她的生活空间同样也很小。除了孩子,也就是学校里的老师,以及同样拥有“星孩”的家长们。2012年,刘会芹来到合肥,带着小宇换过好几个康复机构。在孤独症康复机构里,家长们的性别和姓名并不重要。4年时间里,大家都只知道她是“小宇妈妈”,并没有多少人知道她真正的姓名。这在孤独症康复机构里是很常见的事情。家长本身被淡化,孩子完全成为家长的代名词。

  在怀上小宇之前,刘会芹在广州一家公司里做质检员。丈夫开了一个小厂,效益也不错。因为工作表现优秀,刘会芹所在的公司一度曾有派她去香港分公司的打算。除了热爱工作,刘会芹还是个喜爱唱歌、跳舞的“活泼分子”。回忆起那段快乐无忧且充满希望的生活,刘会芹常常还会感到非常感伤。


  2011年,小宇被确诊为孤独症患儿。诊断书拿在手上的时候,刘会芹有一种“无法相信”的悲痛。随后,她辞了职,开始全身心照看孩子。整整一年,孩子都待在医院里,做各种针灸、理疗。罪没少受,钱没少花,病情却丝毫没有进展。花费了大约10万元之后,刘会芹决定带着小宇离开。随后,2012年,母子俩进了合肥一家孤独症康复机构。


  那是一家名为“至爱阳光”的康复机构,是合肥8位孤独症儿童的家长自筹资金创办的。光听名字,就可以体会那些家长们的心酸和不易。早期的孤独症儿童家长,不仅面临着孤独症知识严重缺乏的困境,更是在入学、康复等多方面举步维艰。而类似“至爱阳光”这样的康复机构,正是这样的家长们万般无奈之下的“创新”之举。

  带着小宇康复的这几年,刘会芹的家庭经济情况急转直下。丈夫的厂子因为经营不善倒闭了,目前靠给别人运货为生。为了贴补家用,刘会芹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利用休息时间在天桥或者商场附近摆地摊。生意好的时候,一晚上能赚个几十块钱。后来,她还学会了在微信里卖东西。虽然赚得很少,但刘会芹觉得“这点收入至少证明自己还有点用。”

  感动:曾登报寻找好心人

  在照顾孩子的这几年里,有一个经历让刘会芹至今回忆起来仍觉得心存感动。

  2013年7月的一个傍晚,刘会芹带着小宇来到合肥的天鹅湖边游玩。起初,小宇在湖边的滑滑梯上玩耍。不一会儿,刘会芹的手机响了,她就接了个电话。大约一分钟的时间,刘会芹挂掉电话,转头再看滑滑梯的时候,小宇就已经不见了踪影!


  那一刻,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刘会芹跌跌撞撞地朝湖边跑去。得知消息之后,另外几个孩子家长也帮着她一起寻找小宇。然而,诺大的湖面,到处都是游玩的人,要找一个个头不高的孩子并不容易。就在大家焦急寻找的时候,突然听到湖边传来呼救声:“有孩子落水了!”


  当时,刘会芹的脑子一片空白,腿上没了丝毫力气。几个家长将她架着,急急忙忙推进聚集的人群中。刘会芹看到,沙地上,小宇双眼紧闭,已经没了意识。好几个男游客正在紧张地给小宇做心肺复苏。大约几分钟后,小宇嘴里吐出不少脏东西,身体也开始动弹了。短短的几分钟里,刘会芹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过来的。直到救护车赶来,小宇被抬上车,她才晃过神来,继而凄然恸哭。


  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小宇躺了一夜,总算是被抢救了过来。后来的日子里,回忆起那个惊魂的傍晚,刘会芹还是会心有余悸。她总是念叨,如果没有那些不知名的好心人,小宇肯定是必死无疑了。


  心存感激的她,再次跑到湖边到处打听那几位救小宇的游客,并没有什么结果。后来,她还专门跑到报社,登报寻找,最终也没能找到那几位好心人。

  心态:不想未来过好当下

  “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也许只是一句励志的“心灵鸡汤”,但对于孤独症儿童的家长而言,却是最朴实的人生信条。


  孤独症家长之所以抱着这样的生活态度,很大程度上是对未来并无多少乐观的期待。就拿刘会芹来说,虽然她的家庭和本人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和财力,但孩子的康复依然进展甚微。不仅如此,她还要经常遭遇来自多方面的精神压力。在热闹的街头或是拥挤的车厢,当孩子横冲直撞时,她得无奈地忍受着别人异样的眼光;回到老家,亲戚邻居们的“嘘寒问暖”也时常让她想要逃离。


  近年来,我市开启惠残民生工程,其中有一项就是关于对于贫困孤独症儿童的救助。从2012年到2015年度,我市在册的申请民生工程救助的0-10岁贫困孤独症儿童共335名,其中0-6岁贫困孤独症儿童124名。儿童享受该惠残民生工程,可以享受到每年为期10个月的免费康复训练,这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贫困家庭的经济压力。但由于没有开展全面、系统的筛查以及家长不愿告知外人孩子孤独症情况,全市孤独症儿童数据暂时并不明确。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不管在册还是不在册,孤独症家长们都同样面临经济与精神的双重压力。


  另外,“孩子长大了,康复机构不收了怎么办?”这样的困惑依然是刘会芹这样的家长们觉得惶恐的问题。


  虽然如此,孤独症家长们并未放弃。康复机构里,有像刘会芹这样放弃了自我勇敢承担责任的母亲,也有白发苍苍已到了退休年龄却依然尽心尽力照顾孙辈的老人。他们周而复始,如同希腊神话里的悲剧人物西西弗斯一般,做着一件耗费巨大精力却似乎无望的事情。让他们坚持下去的,无非是:在那条看似毫无光亮的漫漫长路上,有一个一直陪伴自己的孩子。那个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孩子。他们就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星一样,永远指引着孤独的前行之路。(记者 汪娟 来源大别山晨刊)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15-10-19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患病最担心的也就是家长了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9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的让他走出来,走向幸福的生活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9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后的日子难过啊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9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母爱大于一切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9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每个家长的眼中,孩子都是最棒的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9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怜的孩子啊,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9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伟大的母亲啊,点赞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