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在寿县这个历史文化名城是出了名的办案能手,她经营线索,“会办案”;抽丝剥茧,“心思细”;还原真相,“认死理”;精通财务,“吃老本”,近年来,身藏四把“杀手锏”的寿县检察院反渎局局长李瑶亲办、参办、领办的各类自侦案件80余件,与同事们一起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
巾帼不让须眉,突出的办案能力和投入的工作作风让李瑶独挡一面。2012年2月,李瑶担任反渎局长后,办案的脚步从未停歇,经营线索,找准切入点,以案带案,深挖串窝案。2013年3月,李瑶与反渎局其他同志一起通过排摸和调研,以“国家环保资金的发放”作为办案突破口,通过咨询、查阅、自学,把关于环保项目资金补助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政策了如指掌,然后暗中深入到养殖场实地查看分析,果然发现有不法养殖户套取了国家专项资金,寿县环保局在申报国家级项目资金的申报、发放环节上都存在着漏洞。于是将目标锁定在原环保局污控股副股长孔某身上,在查实其涉嫌滥用职权犯罪事实后,果断将其从单位带到检察机关,加大力度进行讯问,24小时内就突破了其在为企业申报资金过程中受贿9万元、滥用职权造成国家专项资金173万元损失的犯罪事实。由此深入,原寿县环保局局长陈某、副局长徐某受贿、滥用职权案件浮出水面,另有3名犯罪嫌疑人因为行贿受到法律的惩处。
李瑶思维缜密、善于捕捉细微之处的优点使她在办案中势如破竹。2012年5月,寿县县ZF为整治道路环境,由寿县公安局成立治超专案组对违法超限超载进行打击,并拘留了部分“车托”,但由于法律对“车托”这种带车过站的行为缺少定性,对“车托”的后续处理难以进行。李瑶不骄不躁,将前期初查的材料细致看了一遍,她认真梳理每次超限超载车辆的车牌号和过治超站的时间,发现每次车辆过站的时间较为集中和超限超载车辆的车牌号都较为固定。正是这个细微之处的发现打破了整个案件的瓶颈,最终共查处了6名治超人员滥用职权、受贿的窝案。
案件查办中,说情的,施压的,重重干扰纷至沓来,有人找到李瑶讲:“你所查的这事,已有那么多人都没查出问题,你又何必逞能?你高抬贵手,人家就能过去。”最终她的不服输的个性和对正义的追求,对职业的忠诚,让她一如既往,心无旁骛地顶着重重压力,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仗。
渎职犯罪的背后一般都隐藏着“以权谋私”、“权力寻租”,那么如何撕破这深层次的犯罪,会计出身的李瑶很有一手。 2014年3月,该院反渎局在接到原寿县房屋征收补偿办公室主任朱某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实名举报后,认真分析、精密部署,立即对线索展开初查。通过初查基本摸清了朱某滥用职权的犯罪事实,遂对朱某立案侦查。在侦查中,犯罪嫌疑人朱某对有其签字审批的拆迁安置补偿协议等材料统统予以承认,但对深层次的原因或是矢口否认,或是沉默不语,摆出的一副“你们查实的我认,你们没查到的也不要指望我主动交代”的架势,一时案件进展缓慢。
面对如此形势,李瑶另辟蹊径,从其老本行入手,将自己埋在办公室之中,认真查看梳理了寿县房屋征收补偿办公室下设的四套账目和数百余本记账凭证。几天下来,李瑶的腰直了、眼花了,但笑容出现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朱某授意下属将公款借给他人使用的事实在账目面前无处遁形。李瑶带来办案法警以此为突破口,一举击溃了朱某的心理防线。反渎局查明了朱某滥用职权造成国家经济损失达千万元、挪用公款数额达千万元并贪污、受贿数十万元的事实,在该院办理的自侦案件中实属罕见。最终,朱某因犯滥用职权罪、挪用公款罪、贪污罪、受贿罪,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九年。
三年来,就是这样一位铿锵巾帼的检察官带领反渎局全体法警,出色地办理了一批有影响、有震动的渎职侵权大要案。(记者 杨秀玲 来源皖西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