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2799193875 于 2015-12-21 08:24 编辑
霍山县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县域面积306.6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37.6万亩,占总面积的77.5%,有林地面积224.1万亩(国家和省级公益林面积165万亩),森林覆盖率75.93%,是一个“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为地貌特征的林业重点县,辖16个乡镇、总人口37万。先后荣获国家生态县、全国绿化模范县等13个国家级荣誉称号。近年来,霍山县委、县ZF认真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县森林公安局紧紧围绕县委、县ZF的决策部署,加大对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力度,救助放生(飞)野生动物累计达2000多头(只),打击了一大批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分子,多次开展了“猎鹰行动”、“利剑行动”、“雷霆行动”等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专项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推进霍山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随着该县“三线三边”和美好乡村建设不断推进,为彻底改善东淠河环境,霍山县委、县ZF下令禁止东淠河采砂,结合“一谷一带”建设,修建了橡胶坝和沿河景观带,形成一个环境优美、水域宽广、碧波荡漾的湖泊。今年入冬以来,吸引了大批南迁的候鸟在此逗留、休整。霍山森林公安机关在为南迁候鸟的护航行动中行动及时、措施得力、效果显著,为这些人类的朋友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安详的休憩场所,为她们补充给养,恢复体能,顺利南迁提供了安全有力的保障。
快速反应献真情
10月30日下午2时许,霍山县森林公安局衡山森林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衡山镇外环东淠河橡胶坝水域聚集近千只天鹅,很多群众聚集围观,请出警保护。”正在进行全县野生动植物整治统一行动的森林公安民警立即驱车赶到现场。只见千只天鹅聚集水中,时而嬉戏,时而觅食,时而飞舞,时而引吭高歌,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经民警初步观察大多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天鹅,森林公安民警一边维持现场秩序,一边向围观群众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知识,一边向森林公安局主要领导汇报。同时,紧急联系渔政部门对在离天鹅不远处下网捕鱼的渔民进行劝导,收网停捕,防止渔网缠绕水中嬉戏的天鹅。县森林公安局经紧急研究,果断作出决定,安排四个小组,24小时巡护在东淠河两岸,确保驻足休整大天鹅的绝对安全,为它们顺利南迁全天候护航。
森林公安的快速反应,赢得了当地群众和新闻媒体的高度赞誉。六安电视台直播六安栏目当晚就对此进行了报道,中央电视台、中国绿色时报、安徽卫视等主流媒体先后对此进行了报道,对于森林公安出警迅速、处置得当、安排周全予以充分肯定。虽然森林公安民警熬了夜、挨了冻、受了饿,但逗留在东淠河的千只天鹅神情自然,悠闲自得地享受着霍山的青山绿水和人文关怀。
长期庇护成机制
自10月30日至今的四十多天里,又先后有数批南迁候鸟陆续降临霍山东淠河,它们有珍稀白鹳、白鹤、白枕鹤、中华秋沙鸭、天鹅、大雁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也有鸬鹚、野鸭、大白鹭等国家重点保护的“三有”野生动物。尤其是白鹳、白鹤、白枕鹤、中华秋沙鸭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到来,牵动着霍山森林公安、广大摄影爱好者和爱鸟热心人士的心。通过森林公安民警和摄影爱好者的的观察,共有100多只白鹤、150多只白枕鹤、10余只中华秋沙鸭和30余只白鹳以及大批的天鹅、大雁。合肥来霍山的摄影爱好者和霍山摄影家协会的成员在东淠河一次性拍摄到5只带环标志的白枕鹤。据了解,带环标志系中国科学院委托蒙古国科学家在蒙古草原对50只白枕鹤安装的,用来观察研究白枕鹤迁徙路线。这些珍贵的客人在东淠河橡胶坝上游的浅滩湿地里逗留休整了4天后,向南而去。期间,来来往往的各种珍禽难计其数。目前,停留不走的还有12只大天鹅,它们在一只颈部和腿步分别挂有516X环标天鹅的带领下,已经在东淠河居住了20多天,陪伴这12只天鹅的还有大批的大雁、野鸭、白鹭、鸬鹚等珍稀鸟类。
面对这些长期停留的“稀客”,霍山森林公安局制定了《霍山县森林公安机关东淠河栖息鸟类巡护实施办法》,一方面利用霍山电视台滚动播出法律宣传标语,警告那些蠢蠢欲动的贪婪之徒,同时在这些“贵客”活动中心的周边树起宣传牌,提示广大群众加强对这些“贵客”的保护。另一方面采取常态巡护机制,把衡山、与儿街、诸佛庵、下符桥四个所和局机关的全体同志编成6个组轮流巡护,确保24小时不间断。值班巡护人员由局统一安排快餐,食宿在巡护地,实行上、下班签字交接,局领导除了带头参加日常巡护外还不定时对其他巡护人员进行督查。在巡护中,发现有下卡子、设电瓶、非法投食等有非法猎捕珍稀动物嫌疑的,由局治安、刑侦队牵头全力侦破。同时积极与霍山摄影家协会的会员们沟通,发动会员们注意观察、发现、收集可疑人员和线索,协助警方共同保护这些“精灵”,一有风吹草动,立即报告,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截止目前已经收缴卡子3副,电瓶一对、疑似非法投食的稻谷30余斤。
12月6日,省森林公安局调研员李军、林业厅资源处副处长徐承奎在市森林公安局局长罗伟的陪同下,专程赶到东淠河的巡护现场,看望慰问不畏严寒保护候鸟的一线民警,了解候鸟迁徙过境的时间、种群、数量、特点,指导保护工作的开展。李军调研员充分肯定了霍山森林公安保护候鸟所采取的得力措施,极大地鼓舞了一线巡护值班的民警。在霍山森林公安与大批爱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下,这些美丽的精灵任凭高歌、嬉戏、翱翔,安心觅食,踏实休息。
精心伺候望永留
11月25日,寒潮来袭,气温骤降,夜里霍山境内飘起了鹅毛大雪,执行巡护任务的衡山森林派出所的民警没有丝毫懈怠,顶着刺骨的寒风,仔细、认真地巡查在这些贵客的周围。26日天一亮,看到遍地的皑皑白雪,担心“她们”找不到食物的值班民警,立即买来100斤玉米和100斤稻谷,投放到“她们”栖息的浅滩湿地上,供贵客们享用。
随着寒冬的到来,森林公安局将喂养、保障这些贵客的后勤工作列入实施方案,安排了专人和专项资金采购上好质量、无污染、无农药残留的玉米和稻谷,科学投食,精心伺候,既不让她们饿着,但也不让她们过分依赖人工投放实物而放弃觅食,确保她们的野性不丧失。除了森林公安机关安排的食物外,摄影家协会和爱鸟热心人士也积极准备食物加以投放,森林公安巡护人员对他们投放食物进行合理引导,科学安排,防止投放量过大适得其反。
四十多天来,24小时的庇护,科学的饲养,这些客人已经将东淠河作为自己的新家,不舍离去,她们与我们的巡护人员已经建立了感情,互相信任。在投食的时候,“她们”离投食人员的距离从开始的百米多到现在的20米左右,“她们”已经充分感觉到了霍山警民的友好。无论是霍山森林公安还是爱鸟热心人士、还是霍山的群众都真心希望这些美丽的“精灵”能在此安家过冬,来年带来更多的客人在此常驻,使东淠河成为珍稀鸟类的乐园!
一批批,“她们”来来往往、或去或留,为了“她们”的安全,森林公安民警毫不懈怠、不畏严寒,继续昼夜巡护在东淠河两岸…… (徐绍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