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6498
  • 回复2

[六安民生] 瓦埠镇、正阳关镇等四个乡镇入选我心目中的寿县四大名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3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瓦埠镇、正阳关镇、隐贤镇、堰口镇入选寿县四大名镇。

瓦埠镇入选理由:

寿县瓦埠镇依湖设镇。瓦埠镇,民风淳朴,素有“君子镇”之称。古老的四条街道,青石铺路,街心正中的条石上,深及寸许的车辙清晰可辨,街道两边的民居本着前店后铺的建筑格局,青砖小瓦,推窗亮阁,有的庭院深达三进、四进甚至五进,每一进天井里的建筑格局也是各不相同。
1.png
瓦埠镇,有文字记载就有2600多年的历史。据《寿县志》记载:“镇西为东淝河故道,后积为瓦埠湖(又称望春湖)”,“瓦埠在汉时曾为成德县治,晋废,元朝称瓦埠站,明清时称。:春秋末孔子弟子宓子贱由鲁使吴,病卒葬于此,墓冢尚存,后人建宓子祠,称瓦埠街为‘君子镇’”。县志载:宓子即宓子贱,春秋末鲁国人,名不齐,孔子学生,曾为单父宰。死于楚地,其墓在瓦埠镇东南铁佛岗。光绪《寿州志》记“墓在州南六十里铁佛岗。”墓南原有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 奉直大夫知寿州事舒琛所立之“先贤单父宓子贱”碑,墓东北里许之路边原有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奉直大夫知寿州事彭汝贤题之“先贤单父候宓子贱神道碑”。今碑不存,墓犹在,墓周140米,封土高3米,时有过客凭吊。清人王肇奎谒宓子贱墓时曾写道:“仆夫寻前路,下马古城阴。远水围平野,斜阳薄断岑。鸟惊人语散,草入墓门深。再拜怀先哲,鸣琴空好音。”

正阳关镇入选理由:

正阳关镇,又名正阳关,位于淮、颍、淠三水交汇处,系中华名关之一,古称颍尾、颍口,阳石,羊市、羊石城等,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古镇。属安徽省寿县,现为安徽省重点建设中心镇,安徽省综合改革试点镇,中国民间艺术古镇。
2.png
正阳关历史地位显赫,曾经是淮上重镇,素有“小上海”之称,在其解放后,大批的商贾,资本家及军人,前往海外及宝岛台湾,今天在美国、加拿大、荷兰、英国、德国、日本以及港澳台有众多的老正阳关人,其古镇人民海外亲属众多颇为壮观。
“正阳”二字始出于战国时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的《远游》篇,曰“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
正阳关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省级保护文物1处,县级保护文物12处。有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的玄帝庙,有明正德7年(公元1512年)铸造玄天大帝等诸神铜像,有建于清同治年间的三座古城门(即北门、南门、东门)和许多古街古巷、古民居等。

正阳关镇民间艺术源远流长,形式多种多样,群众文化基础深厚,2000年11月经六安市文化局批准成立正阳关民间艺术团,群众经常开展文化活动。2000年被省文化厅确定为“杜鹃花工程”示范点,2002年3月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安徽省民间艺术之乡”,2003年2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3年5月被省委宣传部定为“省双百工程”示范点。抬阁、肘阁等民间艺术奇葩于2006年12月被省政府列为全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隐贤镇入选理由:

隐贤镇地处寿县西南边陲,南邻金安区马头镇,西与霍邱县彭塔乡隔河相望。古称百炉镇,为三国曹操军营遗地,因当时行军打仗支架数百火炉炼制兵器而得名,唐朝时著名儒人董绍南(史称董子)隐居于此。后更名为隐贤镇。
古老的街道,青石板上凹陷的足迹印证着历史的悠久;古街的南端有革命烈士赵策之墓,让隐贤人民保持着缅怀先烈,吃水不忘挖井人优良传统。西沙公园北端有千年古庙泰山古庵巍然屹立;水涨庵高的奇观,让我们置身于自然与佛教的神秘。
3.png
隐贤镇地处寿县西南边陲,北接迎河镇,南邻六安马头镇,西与霍邱县彭塔乡的“西隐贤集”隔河相望。“东隐贤,西隐贤,隐贤集街心能跑船。”这首童谣生动地描述了隐贤镇的地理特点。
追寻起古镇的历史,几乎全部与淠河相关。由于淠河的分割,历史上隐贤曾 “鸡鸣狗吠听三县”。就是在今天,淠河仍是寿县和霍邱的界河。同时,淠水长流又给这里的工商业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隐贤因得淠河舟楫之便利,南承皖西货物,北达淮水东西,商业、手工业发达。到三国时,曹操为备赤壁之战,率领数十万大军由此经过,并派驻人马在此操练,囤积粮草,炼制兵器。后曹操中了吴国的诈降计,被吴蜀联军打败,在这里留下了数百座打造兵器的火炉,百姓便把这里称作了“百炉镇”。至唐时,著名才子董昭南中举后,到京城考进士,未中,乘舟沿淮顺淠溯源而上,来到百炉镇隐居攻读。在京期间,董昭南曾与文学家韩愈等名士互慕其名,诗词唱和,交往深厚,韩愈曾作《嗟哉董生行》、《送董昭南序》等诗文相送。隐居百炉镇后,董子行侠仗义,慈爱乡里,道德品行,有口皆碑。当地后人敬仰他,便把百炉镇更名为隐贤镇,沿用至今。
据史料记载,明代这里已成为江淮一带的重点商埠,不少具有儒商雅称的徽商来到这里置业经营,更加带动了小镇工商业的蓬勃发展。

堰口镇入选理由:

寿县堰口镇位于寿县城南21公里处,毗邻神州第一塘――安丰塘。该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境内河流纵横,土地肥沃,林木葱茏,环境优美。国家住房城乡和建设部等多部门联合下发通知,重新确定3675个镇列为全国重点镇,其中安徽省127个,堰口镇成为唯一被列入的寿县重点镇。
4.png
堰口镇境内有江黄城遗址,在堰口江黄南约300米、名为“古城”的高台上。台高约5米,直径120米,呈葫芦形。文化层暴露在四周,杂有不少红烧土及螺蛳壳。1934年11月,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初步调查,发现有近似龙山文化遗物的陶片鼎足和近似殷代文化遗物的陶片鬲足。鼎足含细砂,黄色,中间有竖洼槽一道;鬲足含砂,黄灰色,饰绳纹。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16-1-4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正阳关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正阳的古城门保存完好 值得首推 。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4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怎么感觉跟苏埠老街好像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