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754
  • 回复1

[六安事儿] 六安“互联网+农业”拓宽大市场 键盘促增收 宽带“奔”小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25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六安市的农特产品一直享有盛名。如今,搭上互联网快车,该市的现代农业和农特产品叫得更响、跑得更远。来自六安市商务部门的统计显示,2015年,该市在阿里巴巴、京东、慧聪网等电子商务平台上注册的商户超过一万个,电子商务销售额约有55亿元。

  “互联网+农业”,不仅让六安市的农特产品热销大江南北,更使一些贸易公司大大降低了渠道成本。安徽绿珍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该市一家集营养食品开发、种植、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其主打产品是依托大别山区优质的农产品资源开发并销售的六安优质土特产品。公司成立初期选择的是传统销售模式,不仅开设了实体店,同时还四处寻找代理商、分销商,渠道成本占总成本40%左右。如今,借助电商平台的强大辐射效应,该公司提供的各种功能性大米畅销全国各地;虽然上线时间不长,这家公司“什谷香”旗舰店目前的月订单额已达到30万元左右。

  通过生产监控、订单销售、快递物流配送等方式,六安市的农业生产智能化正成为一种潮流。眼下,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依托该市的现代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通过自动感知和人工辅助、移动应用等多种方式,进行农业生产信息的采集与应用,指导农民进行生产,对部分农业生产实施智能化、精准化、数字化、可控化和全程监管。目前,六安市的各类智能监测点达21个,可实现对近15万亩茶园、蔬菜、中药材、苗木花卉、养殖池塘高产示范基地的土壤墒情、作物长势、水产情况以及病虫害防控的智能控制。

  互联网也大大提升了六安市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模式。移动互联、大数据在农业产业化和融资信贷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该市60%以上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或网页,开拓了农产品营销渠道;半数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能够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农产品编码管理、包装标识、仓储物流等环节强化应用和管理。越来越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手建立“互联网+农业”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体系,进一步规范农业标准化生产经营活动。该市已建立健全四级农业信息化网站平台,开通农业科技手机短信服务,及时发布实用的农业信息,每年发布各类信息1.5万条,基本实现农村手机信息的全覆盖。

  【编后】
  六安市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生产与农产品销售中,农业的生产效率、品质、效益等得到显著提升。键盘上增收入,宽带上奔小康已变成现实。该市的实践表明,“互联网+农业”,大有文章可做。

     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16-2-25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行业都在往这个趋势发展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