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六安霍邱县消防中队指导员王超,所有的战士都知道他有一门“绝技”:点名不用花名册,单凭体型和声音就能知道人员在位情况。用王超自己的话说,练成这样的功夫没其他诀窍,全靠一门心思带兵的爱岗敬业心。
诚心换来亲切“老王” 在队里,战士们都亲切地喊王超“老王”,其实王超一点都不老,他1986年出生,如今30岁,但是他却很喜欢这个昵称,觉得这是战士们对他的信任。“要是按照兵龄算,我确实是个老兵,2002年入伍,2008年从昆明消防指挥学校毕业,我已经15年兵龄了。”王超告诉记者:“真诚换真心,玛瑙兑黄金,你对战士越真诚,得到的回报越丰厚,也就没有带不好的兵!”
刘强就是王超带的一名战士,他曾经每个队都呆过一段时间,但总是好景不长,最长不超过一年。当初来到王超队里时,王超就说了一句话:“不管你以前在其他队怎么工作,也不管别人怎么说你,现在我让你当班长,你能不能干好?”这句话让刘强很诧异,也很感动,原本很散漫的刘强立马坚定地回答道:“指导员,我当兵8年了,很多中队都呆过,你是第一个信任我的人,我保证能干好!干不好,年底我自己走人。”简单的几句话,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2013年,刘强第一次参加支队执勤岗位大练兵,第一次参加支队篮球比赛,第一次参加总队新训团,先后被评为“优秀士兵”、“优秀带兵骨干”、“红旗车驾驶员”,并入了党转了士官。用“老王”的话:“战士能到部队来,本身就是一种奉献,只要我们干部信任他、关心他,给他一个平台,你会发现都是好兵。”
对家庭亏欠太多 类似刘强这样的带兵例子太多太多,王超总是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教育、感动着战士们。然而,对于家庭来说,他却是个总在关键时刻掉链子的儿子、丈夫、父亲。父亲动手术时,他不在身边;妻子住院时,他不在身边;孩子出生时,他也不在身边。因为他的工作关系,一家三口不得不在三个不同的地方。当别人提及这样的事情时,王超总会想一想说道:“我也想照顾家里,但相对而言,中队更需要我。”
霍邱县消防中队班长谢旭说:“任职以来,指导员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要求我们做到的他要先做到,要求战士执行的他自己绝不违反。”有一次,王超皮肤过敏,连夜被送到医院打吊水,直到凌晨3点才有所好转。回来后,谢旭让王超休息别去出操了。王超说:“不能因为这点小病,就不出操,我不能破先例。”
带兵7年来,“老王”坚持每天出操,每天训练,每天学习,几乎参加了历年来所有的大比武和各类竞赛。业余时间,“老王”撰写了《浅谈士官队伍管理中的“严管厚爱”》、《工作中的几点感悟》等调研文章,其中《工作中的几点感悟》在支队引起较好反响。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般,王超不知不觉就在军营中度过了15年的光阴。当记者问他在部队那么辛苦,又不能照顾家庭,值得吗?王超回答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因为我是一名消防军人,这就是我的人生。”(记者 王倩倩 方吉杰 来源大别山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