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1248
  • 回复0

[六安民生] 关于恢复(重建)霍邱县城关镇七里小学的现实性、紧迫性和可行性的分析报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5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恢复(重建)霍邱县城关镇七里小学的现实性、紧迫性和可行性的分析报告

     08年开始,城关镇北部工业园区七里庙村,七里小学没了!彼时应时应策也好、迫不得已也好、人为也罢,七里小学没了,都已成往事。

而今日此地,孩子上学困难。刮风下雨,日晒风吹,骑单车的提心吊胆地马路穿行,乘公交的在马路边焦急的候车,家长门日复一日四次的接送!耽误了农活、影响了工作、拖疲了身心......!

新生入学,得跑距村十几里地的小学就读,人家学校还不待见我们孩子。要各种准入附加条件,弄得跟省市名校似的,得托亲靠友、送礼行贿,费尽周折才得一学习机会。之后,我们还得感恩戴德地让孩子挤在100多人/班的班级里,听着老师用扩音器喊话似的教学,孩子们参照书本对着老师的口型,猜摸着老师的用意,接着,稍有调皮、不慎的孩子就顺理成章地以“没听清、没看清布置”为理由没写、没完成作业,没学好。

拥有许多“中级”、“高级”、“名师”头衔的老师们在面对各方的质疑时,往往也一筹莫展。面对所带孩子成绩表现出的“差劲”,甚至比孩子家长还懊恼!?是我们孩子都“笨”?!

孩子成绩不理想,都怪接收我们孩子的“名校”是偏颇的,毕竟是我们央求人家收的。“我们人多,不要不要你还让小孩来....”,这话人家学校讲的底气十足。农村居民那个委屈啊!你们可曾感知?

我们也想有尊严的让孩子享受教育,就近入学的权利啊!可是...?!我们本有的七里小学因为“爹不疼、娘不爱”她没有了,没有了哇!!我们也不愿大人丢人,孩子又遭罪似的如同西部偏远山区的孩子,日复一日,来回每天几十里地折腾上个学呀!

现如今,城关镇七里村属地,不仅有长住居民3500人,适龄在读小学生350人。辖区工业园区职工约 300人,辖区ZF廉租房(双惠家园)小区居民1500人;还有北方紧邻的莫店村、东边的双门村、塘店村、南挨一起的望湖村、望淮村,万余人口、几千户人家、数千适龄儿童,大多涌往城关几个小学,他们能不挤吗?上下学时段城区能不拥堵吗?

想我七里村,也还算人杰地灵吧。文有中科院士李玉扬、硕士研究生储开庆;武有火箭军部队的严金宝;科技界有全球知名的余承东...。有的人才还是七里小学土坯台子时期育出的!可惜,启蒙他们成才的小学母校没了,成了人物的他们很怀念!依然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家务农的乡亲很无奈!又不得不面对为子女上学而操尽担心安全和送去接回的劳烦!

同样七里村,在物资匮乏的年代缺衣少食,勤劳智慧的村民尚能育出英才,而今条件改善了,却再无优秀人才继出。是七里人笨了?我们不承认!我们认为是:孩子在最易接受启蒙的时间段里花费了孩子及家长大量精力奔波于路上造成的,至少这样的影响是真切的,每日几十里地的往返上学,安全隐患是存在且不容忽视的!

眼下:在七里村有ZF已征收的100亩地闲置;有本村200人、附近100人、新近入学和迫切需求接受教育的100人;有撤并七里小学后补偿的闲置在财政的几十万元资金;有七里人杰地灵的深层次文化底蕴的背景;有国家支持并提倡的“就近入学,人人享有优质教育分配的惠民政策”;有放开二孩后更充裕的生源...。

我们的各级主管、父母官们,你们是时候设身置地、感同身受地为七里村老百姓、工业区职工、附近居民的孩子上学着想了,该出手了!恢复(重建)七里小学,不仅是面子工程,还是惠及民生和我们子孙后代的大工程!因此,让你、我、他一起,干群一心,展开行动吧!

我们七里老百姓和孩子们感谢你们!



              数据来源、民意陈情由七里小学原校长储志远收集提供
                                          撰稿 余承兵
                                                       2016.05.18

呈报:霍邱县委、霍邱县ZF、霍邱县文广新局、霍邱县教育局、城关镇ZF、七里村
同步发布:霍邱论坛
六安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