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很多人印象里,消防队员的对面是火灾和救援现场,留给大家的多是背影,是一群经烈火淬炼的英雄。6月1日,记者走进开发区消防大队,体验消防生活,和消防官兵们一起度过了平凡而有意义的一天。
■体验一 7分钟军姿让腿麻手抖
早晨8时,如期而至的细雨仍下个不停。此时,开发区消防大队里早已忙碌起来,开始日常的训练。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可对于消防员来说,是养兵千日,用兵千日,只有通过刻苦训练,才能使他们面对繁重的救援任务时召之即来,战之能胜。“那我们先从最基本的站军姿开始吧。”随着教官单正鹏的一声哨响,参加体验的记者们立刻全神贯注起来。“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外打60度,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颚微收。”按照教官的要求,记者从头到脚开始全身紧绷站立。“重心要落于前脚掌,如果重心在后脚跟,站立时间久了会晕厥。”单正鹏提示说。
刚开始1分钟,想着自己的英姿飒爽不免有些得意,也不觉得怎么累,但3分钟过后,记者发现自己的小腿开始发麻,手臂发抖,整个身体如同蚂蚁爬过,难以忍受。7分钟之后,教官看着大家有些吃不消,心慈地吹响了结束的哨声。此时,记者如释重负,汗水也顺着耳边不停地流下。“这7分钟,你们或许会终身难忘,可对我们消防官兵来说却是微不足道。”单正鹏说,战士们平均下来每天要站两个小时军姿,而且要求更为苛刻。
■体验二 短时间穿上15公斤战斗服
电视中,我们时常看见消防员穿上厚厚的灭火战斗服不畏艰险 “逆行”的场景,可记者亲身体验才感触其中的不易与艰辛。据单正鹏介绍,消防员都是随时待命,一旦警报响起,消防员从换装、上车直到消防车开出必须保证在60秒之内。而开发区消防大队的官兵们给记者现场展示时,大约30秒便穿上战斗服、戴上空气呼吸器和头盔等。
可就这样如同穿衣服一样简单的事,记者花了两分钟也没能很好地完成。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灭火战斗服是防水、不燃材料制成,类似棉服,很厚实、很重。记者粗略估算一下,战斗服加上头盔、腰带、腰斧、救命绳、安全钩,再配上呼吸器,防爆电筒等,一身上下在15公斤左右。夏天穿上这一套,闷热难受,如入“火坑”。
为了真切地体验消防官兵们的工作状态,记者随后穿着战斗服同他们一起实战演练,一起登楼训练。十层楼高的训练塔,消防官兵郭怀志说,他们负重30多公斤最多60秒登上顶层,可记者拎着2卷共计30斤重的水带爬上到五层时,腿已经发软,走路也没了力气。“我们最快的40秒爬完十层,而这一切对消防官兵来说早已经习惯了。习惯了在最快的时间穿衣上车,习惯了在最快的时间内赶往火场……”郭怀志说。
■记者感言
一天下来,我们和消防官兵们一起列队训练、一起使用消防器具、一起吃饭比赛、一同例行检查。记者发现,无论训练多么辛苦,不管前方多么凶险,消防官兵没有喊过苦,没有说过累。正如开发区消防大队官兵创作的作战诗所述:千簇绿荫入红门,练兵习武塑英魂。火场彰显凌云志,铮铮铁骨献忠诚。(记者 张少尉 来源大别山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