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期,安徽一医生累倒在手术室外,瘫坐地上喝葡萄糖的一张照片被无数人点赞。但很多人却不知道,这张图片背后器官移植手术的捐赠者就是51岁的金寨人郑以祥,而“拍板”做出捐献器官这个决定的,是他那一双还未成年的儿女。据安徽省红十字会透露,儿女同意捐献父亲器官,这在我省尚属首例。
记者来到合肥市北部的一个年代较为久远的小区,郑以祥生前租住的地方就是在这里,窄小的房间、简单的陈设、老旧的家具都透露着这个家庭经济的拮据。而眼前正在认真看书的女孩子就是郑以祥的女儿小郑,很难想象这个17少女在面临突如其来的不幸时,能够忍痛含泪“拍板”做出捐献父亲器官的决定。
小郑堂哥:下午她找到我说,哥,如果爸爸真的抢救不过来了,捐献器官也是对社会上(一种贡献),自己家庭遭遇这么多不幸,不希望别的家庭再经历我们这样的痛苦。
据小郑的亲戚介绍,小郑自小父母离异,6岁的时候同弟弟一起随父亲郑以祥来到合肥,在寄宿学校上学。一个月前,读初三的小郑正在为中考冲刺时,却接到了父亲在工地突发脑溢血,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的噩耗。面对父亲不断反复的病情,姐弟俩从最开始的悲恸大哭,不愿面对,到逐渐接受父亲即将离世的现实。而作出捐献父亲器官的决定,对于小郑姐弟来说艰难但并非偶然。 小郑:以前我也有看过新闻说 如果把器官移植的话可以挽救别人的性命 别的痛苦的人就可以不再那么痛苦,爸爸去世了已经是事实,谁都改变不了,但是可以用爸爸的(器官)去挽救别人的性命,让别人原本不开心的家庭可以变得开心起来,我觉得那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直到听说受捐赠者手术成功,父亲的器官真的挽救了3条人命,小郑终于露出几天来的第一个笑容,她和弟弟的两个心愿都实现了。
小郑:爸爸能够挽救别人,其实他没有走,就是换了一种形式活在这个世界上面,他还是陪着我们的。 父亲的离世、幼小的弟弟、迫在眉睫的中考,一系列的重担落在了年仅17岁的小郑身上,原本生活无忧无虑的花季少女不得不坚强起来,成为家里的支柱,她强忍悲痛,照顾家庭,保护幼弟,只有在独自一人的时候,拿出父亲的的照片偷偷落泪。家里厚厚的一打荣誉证书和奖状,让她决定和弟弟一起坚持留在合肥完成学业,用好的成绩来汇报父亲的养育之恩。
小郑:爸爸每次都会跟我们说,要让我好好学习,所以我觉得无论爸爸以前在或者是现在不在了,我和我弟弟以后都要把学业完成下去,一定要好好学习,那样才不会(辜负)爸爸对我们的期望。
金寨县卫计委和金寨县红十字会负责人在听说小郑姐弟的事迹后,特地赶在中考的前一天来到合肥,为小郑姐弟送去衣物及5000元善款,助力中考,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坚强生活。 潘涛:她的这份善举 充分彰显了金寨老区人民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我们金寨县卫计委,金寨县红十字会对此高度重视,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关心关爱和帮助这对姐弟,同时我们希望能用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和我们一道来关心支持这两位姐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把这种大爱精神传承下去。
【新闻有态度】
“用爸爸的器官去挽救别人的性命,让别人原本不开心的家庭可以变得开心起来。”多么感人的话语,17岁女孩小郑忍痛捐献“生命的礼物”,让别人重获新生,这种无私奉献的大爱善举值得我们大家为她点赞。如今她正在中考的考场里努力拼搏着,我们也祝福她取得好成绩。也希望有更多的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去关心关注这对姐弟,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记者:胡欢欢 祝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