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皖西学院图书馆入选第五批“全国古籍保护重点单位”。
2007年,国务院公布并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在全国范围内通过严格评审,遴选出若干“全国古籍保护重点单位”和《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学校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皖西学院图书馆组织古籍工作人员加大了对现有馆藏古籍的整理、研究和保护力度,努力发现现有馆藏古籍的珍贵价值,加强对现有馆藏古籍的宣传和保护,从而使得皖西学院图书馆从2008年开始申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先后有11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特别是其中的宋刻元明递修本《三国志》,曾先后两次赴京参加由文化部主办的“国家珍贵古籍特展”。由于古籍整理、研究、保护工作的出色表现,2014年,皖西学院图书馆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古籍保护先进单位”称号。随着该校图书馆的古籍收藏,特别是古籍整理、保护、研究工作在全国影响的不断扩大,2014年初,皖西学院图书馆又正式启动了“全国古籍保护重点单位”申报工作,并顺利通过国家专家组的现场考察和评审。今年3月27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第五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通知》(国发[2016]22号),正式批准“皖西学院图书馆”等14家古籍收藏机构为第五批“全国古籍保护重点单位”。至此,全国共有12274部古籍被列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80家单位被命名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称号的获得,将使皖西学院图书馆的古籍保护工作拥有了国家层面关注和支持,对该校图书馆今后进一步做好古籍整理、研究和保护工作,更好地传承“民族记忆”、保护“精神家园”,提升馆藏文献品味,促进图书馆发展,将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皖西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