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1889
  • 回复1

[六安事儿] 六安籍开国少将赵俊的长征故事:独行乞讨37天找到大部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5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安徽商报 合肥网 无线合肥讯 开国少将赵俊出生在原六安县杨堰冲一个佃农家庭,革命爆发后父母亲都成为苏维埃成员,长征后期,西路军在河西走廊与马家军搏杀,赵俊被打散,为了躲避马家军围捕找到大部队,他独自一人便衣乞讨37天终于找到了部队。
  1932年,赵俊的母亲被反动派活埋,同年9月,赵俊随县保卫局11名同志一起报名参加了红军,被分配到红四军12师34团当通讯员。 1935年3月,部队进行整编,赵俊调到团部任作战参谋。同年5月开始长征。
  从1936年10月到1937年3月,西路军在河西走廊几乎天天与马家军搏杀。两万一千八百余名指战员拼到最后所剩无几,只能向祁连山撤退。时任9军27师80团作战参谋兼特务营营长的赵俊,在梨园口战斗中与敌人展开激烈的阻击战,掩护西路军总部向祁连山撤退。从上午拼到下午,红9军一千多名指战员几乎全部拼光。赵俊在战场上腿部和脸部两次负伤,当他撤进山里时与部队失去了联系。仗打败了,但人不能败,不能在祁连山里等死。他决心突破山下马家军的封锁圈,朝着陕北党中央的方向走,去找红军。
  为了安全,下山后赵俊换了便衣,夜里找老百姓讨点吃的,边乞讨边赶路,白天就躲在牧羊人的土洞或老乡的草垛里睡觉。就这样辗转37天,赵俊在镇原找到了援西军司令部。 1937年7月,赵俊奉命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平生第一次系统地接受了政治、军事、文化学习。
QQ截图20161105141951.png
  人物简介
  赵俊(1914年-1994年),安徽省六安市人。1932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GCD。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历次反“围剿”、西征转战、川陕苏区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和红四方面军长征。抗战时期,任新四军军部作战参谋,新四军第4支队副参谋长、第2师司令部参谋处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渤海军区司令部参谋处长,华东野战军第10、第6纵队参谋长,第三野战军第24军参谋长。新中国成立后,任浙江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1957年任南京军区副参谋长。 1965年任江苏省军区司令员。 1975年任南京军区常务副参谋长。1980年任南京军区顾问。 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4年11月16日在上海逝世,安葬于雨花台功德园。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16-11-6 20: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1243]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