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场前,商户们占道两侧经营 范学_摄
商户们占道经营 范学_摄 中国网讯 近日,一个占地1249㎡的新农贸市场,在六安市皋城路大桥旁建成并投入使用,主要经营水果、早点、百货、蔬菜、肉类、家禽类等,它的投入运行,既将流动摊贩“收纳入屋”规范市场秩序,又将道路畅通还之于民。其最大特点便是所有权便是市民高某私人所有。在履行完相关手续后,过去在路两边占道经营的商户高高兴兴地搬了进去,喜称“自己有摊位了!正规了!” 近年来,皋城路大桥周边已经开发,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多个小区,但民生配套设施却达不到民众需求,附近无菜市场,导致流动商贩集中在位于皋城路大桥两侧的道路两边及巷内乱摆乱放摊点、占道经营,不仅严重阻碍交通,而且造成周边环境脏乱差。市民反映强烈,群众投诉高居不下!六安市城管局派驻三里桥执法大队多次对该处进行集中整治,但由于周边小区居民生活需求,摊贩屡禁不止。
设置的临时摊点位 范学_摄
有了摊位后商户与客户 范学_摄 常年定点的商户约有40余户在这摆摊设点,据了解,这也是他们家庭的生计来源之一。不能简单的取缔了事,既要满足市民需求、解决商户们的生计问题,又能规范城市环境秩序和交通秩序,怎样才能破解难题、彻底解决这种矛盾,成了派驻三里桥执法大队城管人员的心事。 经过多次走访勘察,城管人员发现,在皋城路大桥北侧巷内有一处面积约1249㎡的空地,非常适合做疏导点,既不影响交通,又不会对周边居民生活产生影响,还能将现有的流动商贩摊位收纳。经走访调查得知,此处为市民项某所有。 三里桥执法大队将收集到的情况,向局领导作了详细汇报,局党组书记、局长郭强指示:“要积极沟通做好相关工作,要妥善安排好商户,解决好他们关心的问题。” 城管人员积极联系项某,说明情况,又找辖区政府和相关单位沟通,经过多方多次协商,项某同意场地出租。由项某个人出资构筑临时钢构大棚及摊位等基础设施,设置固定摊位49个,流动临时摊位20个,常态水产区、蔬菜区一应俱全,用于安置流动摊点。项某对进场商户收取的摊位管理费由物价局监管,整个农贸市场的运营由六安市金安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场服务中心监管,三里桥派驻执法大队只负责市场外围的环境秩序。场地若遇拆迁等不可抗力因素的时候,此次临时构筑物将无条件拆除。
商户们进场后的道路 范学_摄
商户们进场后的道路 范学_摄 城管人员又积极组织流动摊点商户进行座谈,向商户们介绍占道经营的后果及周边市民的反映,并告知统一安置的必要性和意义,对安置进疏导点的属性、费用和时间都做了详细说明。商户们对执法大队统一集中定时、定点的规范管理表示理解和支持,同时,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对商户们提出的建议,城管人员都进行详细的记录,对商户们提出的要求,也耐心地予以回应。商户们纷纷在协议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将商户们送进农贸市场内后,城管队员和周边的居民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周边的居民都说“这下太好了!环境好了,出行也不堵了,买菜也有地方去了”。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 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创新治理方式,引入市场机制。发挥市场作用,吸引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参与城市管理。综合运用规划引导、市场运作、商户自治等方式,顺应历史沿革和群众需求,合理设置、有序管理方便生活的自由市场、摊点群、流动商贩疏导点等经营场所和服务网点,促创业、带就业、助发展、促和谐。六安市城管局在城市管理中,对流动摊点整治不是简单的劝离或取缔,而是积极想方设法予以疏导,解决供需矛盾。只有站在百姓的立场、市场的角度去看问题,从实际出发进行治理,解决供需矛盾、百姓生计,才能将城市管好,构建良好的城市秩序。(刘婷 通讯员 范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