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于安徽六安的毛坦厂镇,近因那所“高考工厂”的毛坦厂中学而闻名,岂不知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镇。在这条明清老街中,最吸引人的地方绝对是这家位于老街中部拐角处的“承古斋”,也称“徐天元伞店”。从名字可以看出,这是一家伞店,主人姓“徐”。看到屋内屋外的红纸伞,就知道 不是一家普通的伞店,它做的是具有民间传统工艺特色的大红袍油纸伞。
安徽六安所产的“大红袍油纸伞”始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具有伞骨粗细均匀,骨缝油透,三层油纸松紧一致,日晒不裂,雨打发韧,不变形,经久耐用等特点,备受人们青睐与推崇,它也是大别山一带嫁娶婚俗礼仪中必备的礼品之一。
然而,随着时间的演变,这种纯手工制作的油纸伞,因为选料考究、工序繁琐、原料匮乏,成本增高,它的销路无疑成为不言而喻的难点。但是,更令人担心的是这种手传功艺的后继乏人,慢慢面临失传的危险。
图中的这位老人叫徐修生,是这家伞店的第四代传人。老人家从14岁开始纸伞,迄今已80多岁的高龄却仍然坚守着这个手艺,看着他稍显迟缓却又异常认真的每一个动作,心中充满了心疼和敬佩。
虽然现在老人已经把手艺传给了儿子和儿媳,但因为大红袍油纸伞所用的颜料是用当地土产的野柿子精制而成的,加工出来的红颜料色泽鲜亮,还能起到胶水的作用,而这种野柿子树在当地越来越少,因此,制作油纸红伞的命运实在令人堪忧!
现在大红袍油纸伞已经列为六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能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帮助,让这抹明亮动人的红色继续流传下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