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1339
  • 回复4

[六安事儿] “天价彩礼”成过街老鼠,市民认为彩礼多少与幸福无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13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彩礼,原本用来表达对美好婚姻的诚意和祝福,而如今一些地方的彩礼逐渐变味,高额彩礼成了沉重的负担。近日,记者在合肥随机采访了100 位已婚市民和100 位未婚市民做了一个小调查。受访的已婚市民中,给过3 万元以下彩礼的比例最大,也有25%是零彩礼。令人欣慰的是,很多受访的已婚和未婚市民都提倡“零彩礼”,让婚姻关系回归本质。

QQ截图20161008135819.png

timg.jpg (118.28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url=]保存到相册[/url]
2017-3-13 13:43 上传





开明父母选择不收彩礼


此次记者随机采访的100 名已婚市民,2007 年~2009 年结婚的有45 人,2010 年~2012年结婚的有25 人,2013 年~2015 年结婚的17人,2016年结婚的13人。

“我2014 年结婚的,当时给了一万零一的彩礼。”在合肥一家快递公司上班的吴先生说,他和爱人是同学,恋爱多年。两个人订婚时准丈母娘说,一万零一元寓意“万里挑一”,有这个形式就可以了,不是非要多少钱。

“我2007 年结婚的,没有收彩礼。大学毕业后,我和现在的老公两个人一起努力攒钱买房装修,就像燕子衔泥,一点一滴把我们的小家庭建立起来。”在合肥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赵女士说,父母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非常开明,也特别理解他们,结婚前就没提彩礼的事情,说只要他们幸福就好。


大多数人希望协商解决


在本次调查中还有100 名未婚市民参与,记者特地为男性受访者设定了一个问题:如果女方要很多彩礼,你会怎么办?记者发现,38%的男性受访者都选择“和女方好好商量,看能否少给点”;有26%的男性受访者选择“有点失望,但会想办法满足”;24%的受访者态度很坚决,选择“很生气,不如分手”;12%的人选择“全盘接受,借钱也要给”。

“彩礼原本是表达尊重,但如果对方家人眼里只有钱,就违背了彩礼的初衷,这样的婚姻能获得幸福吗?”一名男性受访者说。记者针对女性受访者也设置了问题:“如果家人提出要很多彩礼,你会怎么办?”74%的女性受访者选择“和家人商量少要点,重要的是遇到对的人”;14%的女性朋友选择“如果家人不让步,宁愿不结婚”;12%的人选择“能理解,想办法说服男方”;“必须给,不给就分手”这个选项没有人选。

一名女性受访者表示,彩礼本来就是一种形式,而不应该成为婚姻幸福的枷锁。


“天价彩礼”成过街老鼠


如果一定要给彩礼,给多少才合适?记者发现,在200 名受访者的选择当中,“移风易俗,支持零彩礼”是主流心声,占46%;其次是“应当根据家庭情况而定”,占33%;14%的受访者认为“彩礼就是一个形式,多少无所谓”;还有7%的受访者表示“依据家乡风俗”。

“现在是新时代新风尚,男女平等,也提倡不铺张浪费,没必要拘泥于这些老规矩。”在合肥一家建筑企业上班的林先生说,他结婚的时候就是“零彩礼”,妹妹结婚的时候也是“零彩礼”,现在过得都很幸福。

在很多地区,高额彩礼成为变了味的习俗,甚至出现“天价彩礼”,对此,大部分受访市民都表示“应当讲文明、树新风,破除‘天价彩礼’陋习”。

“我觉得无论嫁女儿还是娶媳妇,两方父母都可以根据家庭情况拿一点钱出来,作为小夫妻俩建立新家庭的物质基础。”一名受访者说,还应该摒弃传统结婚排场,可以选择节俭办婚礼或者旅行结婚。

“有人认为‘天价彩礼’有面子,实际上是将爱情物化,反而不利于婚姻幸福。”一名受访者表示,爱情婚姻里的核心是人,而不是物,应该提倡零彩礼,让爱更纯粹,这才是回归爱情婚姻的真谛。


专家观点

民俗专家萧寒:

高额彩礼已变味,应移风易俗


彩礼这一民间习俗从古至今的演变过程是怎样的?记者采访了安徽省民俗学会常务理事萧寒。

萧寒认为,彩礼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中国传统婚姻礼仪中的“三书六礼”。“三书”指在“六礼”过程中所用的文书,包括聘书、礼书和迎书。“六礼”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即六个礼法,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这其中的纳征就相当于今天所说的“彩礼”。纳征,也叫做“纳成”,即男家纳吉往女家送聘礼。《礼记·士昏礼》孔颖达疏:“纳征者,纳聘财也。征,成也。先纳聘财而后婚成。”经此仪礼婚约完全成立。彩礼作为一种民间习俗广泛流行,基本上全国大同小异。

然而彩礼的多寡,会因贫富而有差别。在民间,彩礼一般分“干礼”和“非干礼”。“干礼”就是现钱(从前是银两、银元、铜钱若干)和金银首饰、新娘衣服。“非干礼”就是双份的鸡、鸭、鱼、肉、糖果、糕点、面条等食品或杂物。

以皖西六安为例,从前有俗话说:“上等人家,赔钱嫁女;中等人家,将女嫁女;下等人家,赚钱嫁女”。除却一定礼金外,还需增加茶叶、欢团、花生、核桃,并有紫色的衣服一套,称为五子衣。从前合肥人彩礼中也有茶叶。

萧寒说,本质上彩礼是在我国特有的时代背景和文化传统之下的产物,本意是用来表达婚姻双方的良好诚意和美好意愿的媒介。但是现在,过度索要彩礼已经成为一种很不好的社会风气,违背了初衷。“我们希望能够移风易俗,拒绝彩礼,毕竟情感的维系并非全部要由彩礼的物质价值来体现。希望中国的彩礼能像西方婚姻中戒指一样,更多的是从象征意义层面去诠释。”萧寒建议。


律师郭振:

彩礼退还是不退,易引起纠纷


记者还采访了北京中银(合肥)律师事务所郭振律师,请他从法律的角度解读“彩礼”的相关规定。郭振表示,彩礼是一种地方风俗,法律上并不禁止,现行的法律把彩礼放到了一个习俗的位置。

《婚姻法》没有规定什么叫彩礼、应不应要彩礼。婚姻法司法解释中有彩礼这个词,但规定它是为了解决纠纷。比如有人给了彩礼之后退婚了,彩礼能不能要回去?“司法解释中有规定三类情形是可以的:第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第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第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郭振称,之前因为彩礼退还问题造成的民事纠纷挺多的。“结婚原本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但如果彩礼要求过高,超过承受能力,在男方家庭产生隔阂,即便结婚期间不会凸显,到了家庭日常生活中,也容易产生积怨,从而导致感情甚至婚姻破裂。”


另外,郭振建议不管是年轻人还是长辈,都应该正确认识彩礼这件事。现在的年轻人和老一辈不太一样,他们有新的爱情观,婚姻观,应该明白两人走到一起是因为爱情,而不是被金钱所左右。另外,婚姻法规定婚姻自由,即便是父母,也不能以对方不给彩礼为由阻止儿女结婚,否则就是违反婚姻法的。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17-3-13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变了味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13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婚姻的悲哀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13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农村比较严重,城里还好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13 18: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头兵一名 发表于 2017-3-13 14:54
在农村比较严重,城里还好

话说反了吧!!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