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1506
  • 回复1

[摩托车] 嘉陵论剑 力帆争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11 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strong><font color="#f70909" size="5">嘉陵论剑 力帆争锋</font></strong></p><p><font size="3"><strong>嘉陵推荐上榜理由:</strong> <br/>  从1985年称王以来,嘉陵摩托车全国保有量始终排在第一 <br/>  为重庆成为中国摩托车之都立下汗马功劳 </font></p><p><font size="3">&nbsp;&nbsp;&nbsp; <strong>力帆推荐上榜理由:</strong> <br/>&nbsp;&nbsp;&nbsp; 力帆在越南、埃及开办轿车厂。<br/>&nbsp;&nbsp;&nbsp; 力帆足球队成重庆名片。<br/>&nbsp;&nbsp;&nbsp; 在谷歌里输入“嘉陵摩托车”,相关信息共21万条。 <br/>&nbsp;&nbsp;&nbsp; 输入“力帆摩托车”,相关信息20.9万条。 <br/>&nbsp;&nbsp;&nbsp; 但在20世纪90年代初,嘉陵和力帆的实力对比,绝非像今天的信息量这样势均力敌。 <br/>&nbsp;&nbsp;&nbsp; 1992年,当嘉陵集团以中国摩托车业的王者之态,笑傲江湖之际,力帆还仅仅是9个人揣着20万元人民币的寻梦组合。嘉陵和力帆,这十多年里在摩托车王国里演绎着怎样的江湖风云? </font></p><p><font size="3">&nbsp;&nbsp;&nbsp; <strong>力帆不出 谁与争锋</strong> </font></p><p><font size="3">&nbsp;&nbsp;&nbsp; 如果现在有人对你说“70”、“125”,你的第一反应可能认为是数字。可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说起这两个数字,人们就知道这是两款摩托车。 <br/>&nbsp;&nbsp;&nbsp; 这两款由嘉陵制造的摩托车,在当时几乎家喻户晓,被提及时无需加“摩托车”三个字。能够令两个数字代言产品,唯有嘉陵有此实力。 <br/>&nbsp;&nbsp;&nbsp; 如果把摩托车业看作豪杰啸聚的武林,那么,当时的嘉陵则是当之无愧的武林盟主。数据为证:在全国各地飞驰的摩托车中,每五辆就有一辆是嘉陵造;“嘉陵”品牌价值61.96亿元,连续多年入选中国500个最具价值品牌。 <br/>&nbsp;&nbsp;&nbsp; 相比之下,短短数年便迅速崛起的力帆,则更像凭一本武功秘笈练就神功的武林新秀——品牌价值27.9亿元;外销摩托车占全市出口额的10%,成为重庆的“出口冠军”。 <br/>&nbsp;&nbsp;&nbsp; 尽管已成高手,力帆创始人尹明善却始终对嘉陵怀着一份敬意:“嘉陵是重庆摩托业的开山鼻祖,我们都是踩着他的脚印前进,站在他的肩上攀高,才有今日的成就。” <br/>&nbsp;&nbsp;&nbsp; 尹明善深情回忆,当年,曾经为嘉陵做发动机配件,还曾与嘉陵合作成立“嘉陵力帆摩托车公司”,这些都为力帆后来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font></p><p><font size="3">&nbsp;&nbsp;&nbsp; <strong>一招制敌强过十八般武艺</strong> </font></p><p><font size="3">&nbsp;&nbsp;&nbsp; 如果说,建于清末的兵工厂嘉陵,与在出租房里诞生的力帆,在起家方式和所有制有着巨大差异的话,那么,他们的发展却惊人地相似——都走过多元化投资之路。 <br/>&nbsp;&nbsp;&nbsp; 在跻身高手行列之后,力帆于2001年开始涉足多元化道路,认为只有练就十八般武艺才能更上层楼。随后,力帆制造的矿泉水、白酒、防盗门相继面世,不久却都夭折了。尹明善直言不讳地说,精力不够的时候盲目多元化,只会影响主业发展,于是壮士断腕砍掉多元投资项目,立志坚守主业一招制敌。为此损失3000万元。 <br/>&nbsp;&nbsp;&nbsp; 一招制敌强过十八般武艺,在实践中明白这个道理的,不仅仅是力帆。在力帆作各种尝试的时候,老大哥嘉陵也没闲着。嘉陵也做过红酒,但也只是昙花一现。很多人尚未品过,便难以觅其踪影。 <br/>&nbsp;&nbsp;&nbsp; 嘉陵集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向成国说,如今嘉陵改变了多元化投资的思路,立志做大做强摩托车主业。未来主攻大排量高端摩托车,并且大力拓展海外市场。 </font></p><p><font size="3">&nbsp;&nbsp;&nbsp; <strong>独行侠对阵三代掌门人</strong> </font></p><p><font size="3">&nbsp;&nbsp;&nbsp; 如果说,是三代掌门人在十多年里传继武林盟主的令牌,继续着嘉陵的辉煌,那么,尹明善就像一位独行侠,十多年一力独撑力帆王国。 <br/>&nbsp;&nbsp;&nbsp; 从现在倒推回去,嘉陵的三代掌门人分别是靖波、何世斌和郝振堃。对尹明善而言,这三个人都很熟悉,与他们的竞争与合作,过去存在,将来还会有。 <br/>&nbsp;&nbsp;&nbsp; 有人问尹明善累不累,尹说“不累,要活到老干到老”。在尹明善眼中,一个企业家管理的时间越长,对保持发展政策的连续性就越有好处。 <br/>&nbsp;&nbsp;&nbsp; 尹明善说,国企掌门人的任期限制,使掌门人“任重不道远”,决策难以持续,也可能影响核心层的稳定。相对来说,尽管民营企业家族式管理有一定的弊端,但最大的好处是发展战略的连续性和决策的长期化。尹明善真诚呼吁:“让国企的优秀企业家们干得更久一点!” <br/>&nbsp;&nbsp;&nbsp; 嘉陵集团人士坦言,由于体制和机制的问题,嘉陵成为重庆摩托车业的黄埔军校,一些人才流动到民营企业任要职。 <br/>&nbsp;&nbsp;&nbsp; 人才培养、市场哺育、销售网络建设,使重庆众多的新兴摩企像力帆一样,对作为先行者的嘉陵充满敬意和感激。重庆摩托业在嘉陵的带领下,在全国闯出怎样一番事业?让我们拭目以待!</font></p>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7-6-11 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size="3">近年来,嘉陵集团积极着力构建产品技术平台,深入推进“价值回归、品牌提升”工程,嘉陵摩托车实物质量得到了持续改善和提升,极大地提升了嘉陵品牌形象,增强了商家及市场的信心,使高中端产品销量稳步上升,尤其是以“独狼”为代表的“133”系列新产品已逐步形成新的市场和经济增长点,为嘉陵向中高端产品方向发展迈出了崭新的步伐。<br/>&nbsp;&nbsp;&nbsp; 由于国内摩托车市场125cc所占份额激增,约为年销量65%左右,现有车型发动机均为日本企业七十年代的成熟机型,性能偏向高速机性能,已不能满足国内摩托主流使用群体的道路(较差)和用途(载重)等实际情况。嘉陵集团迫切认识到需要新一代的、注重中低速性能的125CC主力发动机,以推动125排量车型的开发。从2000年开始,嘉陵技术中心在苏伟、闵渝维的牵头下,通过吸收国外133排量摩托车的动力特性及公司现有资源,于2003年底试制出第一轮133排量的样机,结果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但开发人员没有气馁,在技术中心的支持下,各开发科室紧密配合,项目组把轻量化设计、高能点火系统和配气系统优化作为三大重点改进内容,通过优化配气系统实现了功率、扭矩的大幅提升;热机运动件轻量化设计保证了发动机低磨损、低振动;高能点火保证了各转速段稳定燃烧;传动部分变模设计增加了齿轮强度、提高了齿轮运转的平稳性、舒适性。此外,为加强自主知识产权保护,项目组还对高能点火和外观设计申请了专利。通过不断提高和完善试制件,于2004年4月试制出第二轮样机,并命名为“鹰款”,通过一年的试验和反复的调整,发动机性能和可靠性基本达到了开发目标,但仍然存在发动机声音品质不理想等问题,2005年的炎热夏季,闵渝维、徐毅等开发人员在没有空调的试制工段内连续奋战6个月,发动机声音品质得到较大提升,同时他们积极寻找绵阳、遵义等地的商家试骑,最终获得了试用商家和用户的普遍好评。2005年,在公司以“产品动力核心”升级换代为主题的“SP2”工程中,“133系列发动机项目正式确定作为公司的重点开发项目。2006年3月该车在云、贵、川、渝等地进行试销,项目组对用户反馈的磁电机异响、缸头异响及发动机漏油等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技术攻关,各项问题均获得了圆满解决。2006年4月7日,嘉陵集团隆重举行了以“爆燃激情,与狼共舞”为主题的新品上市发布会,并宣布了“独狼”车在全国统一零售价为5480元,该价格已远远高于国内同类车型价格。2006年8月,嘉陵先后在成都、武汉、石家庄举行了主题为“展开秋季攻势,嘉陵全新启航”的SP发动机系列新品发布会,在会上,经销商家当场订购了以“独狼”为主的新品摩托车6000余辆,取得较好效果。据悉,在经销过程中,5480元的高价并没有吓跑消费者,具备卓越性能的“独狼”车在部分区域居然买到了6800元的价位。经统计,从2006年4月至2007年5月仅一年的时间,“独狼”车在全国共销售3万辆,在市场上已逐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公司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br/>&nbsp;&nbsp;&nbsp; 经重庆市经委组织专家鉴定,一致认为“独狼”款产品系嘉陵独立开发并具有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运用广,技术含量高,该发动机通过轻量化设计、低摩损设计、高能点火系统等高新技术运用,实现了发动机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值的提升以及对应发动机转速点的降低,主要性能在国内同类机型中处于领先水平。该产品由此也荣获了2006年重庆市优秀新产品一等奖。 <br/>&nbsp;&nbsp;&nbsp; 133系列新产品在全国推广销售后以其强劲的动力,超低的振动,极强的可靠性征服了广大用户,得到了市场的认同,一经上市立即在行业引起了轰动,超强的性能处处表现出非凡,该发动机成功取代了传统125cc发动机的地位,已成为新一代平台机型,它不仅彻底解决了传统发动机在中、低速区域扭矩低的缺点,而且在提升性能的同时降低了油耗,是一款真正适应中国市场的发动机,在行业内得到了“新嘉陵125”的美誉。<br/>&nbsp;&nbsp;&nbsp; 市场和用户传来一片称赞之声:“两个品牌的摩托车启动后对比,独狼摩托车像熄火了一样。”“铁悍二代高速刹车一条直线。”“独狼摩托车有了嘉陵老70的感觉。” <br/>&nbsp;&nbsp;&nbsp; 面对嘉陵以“独狼”为代表的“133”系列新产品在市场上的火热销售,其他竞争对手也模仿推出了一些类似车型。据嘉陵技术中心副主任张喀南介绍,任何一款新的车型开发都有一定的周期,靠模仿是跟不上市场的需要的,嘉陵目前一方面对125排量以上的车进行升级换代,全面打造高品质的中高端产品;另一方面,公司将逐步把“133”的先进技术运用到弯梁车上,使其发动机性能更上一个新的台阶。所以,嘉陵未来的目标是不断推出一代代更新的“独狼”车,以增强产品的市场适应性和满足用户的需要。</font><p><font size="3">&nbsp;&nbsp;&nbsp; <strong>附:消费者给予“独狼”车诗一首 </strong></font></p><p><font size="3">&nbsp;&nbsp;&nbsp; 独孤剑出谁知晓, <br/>&nbsp;&nbsp;&nbsp; 荡尽浮名沧海笑; <br/>&nbsp;&nbsp;&nbsp; 潜心十年磨一剑, <br/>&nbsp;&nbsp;&nbsp; 与狼共舞自逍遥; <br/>&nbsp;&nbsp;&nbsp; 玉顶
六安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