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安徽省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加快办好一批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上,做了哪些事情,取得哪些成果?9月28日上午,在安徽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省发改委介绍说,安徽每年实施30项以上民生实事,群众满意度保持在90%左右,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安徽省人均预期寿命达79.3岁 五年来,安徽省三甲医院实现16个市全覆盖,组建123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46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基本形成“15分钟就医圈”。全省千人口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较2020年增长9.7%、24.2%、29.5%。
五年来,9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户安徽并开诊运营,数量居全国第2位,累计引进新技术新项目741项、填补省内空白150项。据初步统计,我省人均预期寿命达79.3岁,比2020年提高1.34岁,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新增普通高中学位约10万个 五年来,安徽省实施学前教育促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等工程,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9%以上、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约7个百分点。新增普通高中学位约10万个,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2%,大班额基本消除。
安徽推进技工强省建设,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806.17万人,较2020年增长40.37%;安徽职业技术大学、芜湖市职业技术大学成功挂牌,实现我省本科层次职业学校“零突破”。同时,安徽推动“专业围绕产业转”,省属高校专业点中服务新兴产业专业点占比达到72.16%,较2021年提升32.16%。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五年来,安徽省城乡低保对象、特殊困难人员、低收入家庭等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城乡特困人员生活标准分别从每人每月1130.7元、851.4元提升至1245元、1008元。全省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160.99万人,较2020年增长8.1%;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550元提高到700元。
安徽还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累计投入资助资金510.6亿元,实现学段、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三个全覆盖。
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超过70% 五年来,安徽省养老服务供给对象由困难老人兜底保障向全体老年人服务保障转型,新建城区、居住(小)区全部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全省养老机构总数达2644家、床位31.7万张,其中护理型床位占比超过70%。
安徽实施“安心托幼”行动,千人口托位数从2020年的0.9个提高到2024年的4.2个,全省共建设普惠托育机构3919个,普惠托位18.55万个,普惠托位占比达72.2%。
已就业毕业生70%左右选择省内就业 五年来,安徽城镇新增就业335.6万人,每年开发政策性岗位20万个左右、市场性岗位100万个以上、提供就业见习岗位5万个以上。安徽实施百万大学生兴皖行动,已就业毕业生70%左右选择省内就业,高校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稳定在90%左右,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安徽居民收入水平也大幅提升,2024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万元,是2020年的1.3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