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全站首页
社区论坛
设为首页
客户端
扫码下载客户端
官方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
广告联系
登录
|
注册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全站首页
社区论坛
签到排行
用户排行
帖子
好友
道具
收藏
勋章
任务
淘帖
动态
日志
相册
分享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群组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门户
房产
装修
汽车
婚嫁
资讯
活动
招聘
相亲
信息
租房
二手房
跳蚤
宠物
招聘
二手车
亲子
手机
社区
茶座
我要买房
找设计
装修家居
交友
职场
生活
网购
情感
皋城车友
找美食
谈婚论嫁
求医
兴趣
验房
走近
六安论坛
»
社区论坛
›
兴趣爱好
›
垂钓乐园
›
[原版]...细说依鱼情调钓(运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阅读
1312
回复
2
[原版]...细说依鱼情调钓(运哥)
火..
[复制链接]
幸福渔人
幸福渔人
当前离线
积分
368
IP卡
狗仔卡
发表于 2010-11-21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一、楔子
钓鱼
,套一句现在最流行的用语,也要有「宏观调控」的角度,才能清楚自己身在庐山那个角落里。广义钓鱼,从钓场不同来看,有溪(河)钓、池(湖)钓、海钓之分;从钓法来分,有定点底钓、流水钓、宙(浮)钓、路亚钓、飞蝇(Flying)钓等;从工具分,有手竿钓、拋竿钓等;若要以对象鱼来分,则细数不尽了。
其中关于池钓部分,有用手竿钓鲤、鲫、草、鲢、罗非的,也有用拋竿钓鲈、草、青、鲢等,彼此饵料不同、钓法迥异,各有春秋,细论皆学问。再拿池钓中钓鲫来谈,可分朝天钩钓、搓饵钓、拉丝钓、段差钓(宙钓)等,视不同鱼种、大小、密度与鱼层,可各择合适者用之;从动机论之,有为休闲者、有为竞赛者、甚至餬口养家者,出发点并不尽相同。众所皆知的拉饵竞技钓,也只算是其中一种组合而已。
至于海钓、溪钓,人口更是众多,专精路亚、飞蝇钓者,也不算少数,放眼望去,钓鱼世界是无限的宽广。如果心中、眼里的钓鱼世界,只有拉饵竞技一种的话,凭心而论,范围是小了些。如又认为人人钓鱼皆以竞技为目的的话,也失之偏颇了。换言之,我们都是钓海浮沉之一粟,三千弱水也只能单饮一瓢,了解此理,即明白「钓鱼高人」一词已无实质意义了。
长久以来,笔者把自己定位在「手竿池钓」上,鲫、鲤、罗非等大众型鱼种,皆来者不拒,甚至觉得钓小白条都是一种乐趣,不会以贱鱼视之。钓鱼只求修身、休闲,鱼获随钓随放,视非正吃为大忌。对竞技比赛、求胜出不感兴趣,也不知「台钓」与「竞技钓」二者的差异在何处。所用钓具,是在经济许可下,附近钓具行所能廉价取得者即可,饵料最常用颗粒饲料,一切考虑以便宜、自然为主。深信「取时下周边垂手可得者,就是最好钓具」的观念,认为钓鱼并不是一种有钱买大行头的人,才能从事的活动。
钓鱼,需有「系统思维」的逻辑观念来全面实证,才能克服面临输入变量过多与天候环境复杂等因素,所造成考虑不周而衍生的各种误解。现在学钓者最感头痛之事,不是钓具的不够新颖,或嫌饵料的不够齐全,而是钓鱼理论的百家争鸣,让人眼花撩乱、无所是从。只见到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如果心中没有定见,还真无法取舍。只是,许多在简单模块中求得的理论,多少会有误差,用于实钓中,常会发生不得解、或结论与鱼情不符的现象,争论于是起焉。
笔者提出「依鱼情调钓」的看法,即欲以简驭繁,建议大家直接聚焦在「鱼嘴拉(吸)力值」与「钓组的残存值」二大坐标轴上,先掌握住大原则后,再将所有的环境变量归纳进来,自然会有整体的概念,较不容易迷失方向或被困惑束缚。接下来先从基本功谈起,再慢慢引出「观标知鱼」的手感来。
二、扩大调钓视野 --- 基本功的练习
钓鱼是一种「知难行易」的活动,譬如很多人拿起钓竿,根本不需去了解「调几钓几」为何物,一样可以上鱼。如请他过来阅读钓鱼理论时,反而会问:「钓鱼有这幺难吗?需要这幺累吗?」其实,不深入了解理论虽然一样可以钓到鱼,但比较无法临场变通,每次钓鱼只会用那一招半式来闯江湖。久了必会发现,鱼儿有时大咬,有时又不太咬,而无法理解问题出在那里,所以也谈不上对症下药或改善,钓技终难提升。
要了解池钓理论,须从「调目」与「钓目」谈起。传统习惯上,为何常将这二者分开看呢?究其原委,乃是认为二者的灵钝观相反所致,分开来讨论,比较容易理解些。所谓「调目」,指的是双钩「离底」状态下,所设定的钓组「残存浮力」值,其值愈大者,反弹的速度愈快与范围愈大,跳动的TOP尾传回到钓鱼人眼中,会产生一种「对比非常明显」的讯号感受,故谓之「灵」;所谓「钓目」,指得是钓组「触底」后,子线对钓组产生的上托「支撑力」的值,其出水目数愈多者,造成子线弯曲的幅度愈大,双饵也愈拖底,与浮标上浮力间之互动关系,也愈来愈无直接瓜葛,反应出来的鱼讯自然变小、甚至延迟些,此谓之「钝」。所以,早期大家对浮标的灵钝观,即以此观念为中心,认为「调高为灵」、「调低为钝」,「钓高为钝」、「钓低为灵」,长久以来,倒也相安无事。
时至今日,大家对「钓目」仍无异议,但对「调目」则有不同看法出现,认为调目低为灵才对。主要论点认为,浮标调低后,此时如浮标受到瞬间下拉力作用后,其「下沉」的幅度比较大,所以较灵。但此论点只聚焦在「下拉」的幅度较大,并没有注意其「上升」的速度,也相对变慢了,辨证上并不完全。正常状态下的鱼讯,以浮标上上下下的情形较多,此时,上浮反弹的速度,反成鱼讯对比明确否的关键了。调目低着,遇鱼A线或外力后,很容易产生大动作的假鱼讯,空竿会多些。即使未扬错竿,也会因反弹较慢,钓目未能及时到达新的平衡点(或仍在水中),对这途中出现的正确鱼讯不易辨识,可能就错失上鱼机会了。
另一方面,
垂钓
过程中,鱼吸饵所愿付出的拉力值,并非一个固定数(但有一合理的区间值),当它第一触口感觉鱼饵”省力”即可吸食时,并不会傻到”用力”去拉动钓组,所以,调目水平时,鱼嘴吸饵,实际只会”轻点”而已,因为,能省力就饵,鱼儿又为何要浪费多余的力气呢?除非,是在鱼多需抢食才能生存的环境中。也如此,在实钓过程中如调目过低,因鱼轻点即可吸入饵料,戒心又低、不会吃了马上转头,所以呈现出来的下顿鱼讯往往不大(即反作用力亦不大),反应在钓目上的动作可能非常不易察觉,相对地,扬竿时机较不易把握,这也是一般钓友觉得「调低为钝」的由来之一。
鱼吸饵瞬间的影响因素很多,除了鱼嘴拉力的天生差异(如回锅鱼或新鱼、鱼种不同、鱼体大小),其它像反作用力(浮标大小、材质、形状、重心)、磨擦阻力、钟摆效应或惯性作用、饵料大小形状与化度、鱼饵偏好度、钩大小比重、子线长短粗细与曲度、天候、水情…等,都是重要因素,每一样单独拿出来,都可以专文来讨论的。其中”天候”更重要了,整体而言,像北方鲫鱼的拉力或吸饵动作,绝对没有南方鲫鱼的幅度大,而夏天的鱼嘴,也绝对比冬天有力。这些关键因素,如果未周全考虑,想抓出真正鱼嘴的悸动来,实非易事。
其实,在理论上推演了半天,除了让人雾里看花外,收效并不大。倒建议大家不妨坐在池塘边,实际将几个调钓的基本点,如「双饵平水+三目」、「双饵平水」、「单饵平水」、「空钩平水」、「无钩平水」、「走铅」等,从头到尾演练一遍,细细去感受一番,比较其中的差异点,来得有意义些。从左到右,从调高到调低,除上述基本点外,中间的任何一点,都可以成为调目的所在。因此,我们可以如是说,这二点一线间,其调钓空间是无限宽广的……只要脚踏实地去蹲马步,灵与钝的对比,自然了于心。
初学钓鱼者如何入门,笔者认为,首先要知道何谓「调四钓二」,用心体会,熟稔调钓的基本动作后,再逐一将上述的基本点,予以反复测试,抓出不同调钓下,鱼讯反应的差异来,日久自然功成。在此同时间,还要观察不同饵料、线组等,对作钓的影响大小。例如笔者以前的习惯,每次出门垂钓之前,都会给自己设定一个实验的科目,譬如说:钩距大小,则今天的作钓期间,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形下,尽量让钩距不同,再观察异同点……这样做是累了点,参考就好。
三、依鱼情调钓 --- 进阶心法的体悟
依鱼情调钓,前提要先把我们观察角度,改以鱼的感受为中心方可。在鱼的世界中,只有就饵或不就饵二种选择而已。如想就饵,其每次愿意拉动饵料的力道也不一样,与天候、水情、饱食度、戒心高低、时空移转等因素有关,影响性有正负值,种种正负因素综合出来的力道,从鱼讯反应中可以看出端倪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出这个鱼嘴的拉力值来,即所谓「观标知鱼」是也,再把钓组的残存力,调与此值贴近些,鱼讯必然漂亮。
如何「观标知鱼」?首先要知道,鱼儿并非每次看到饵料都是一口吞食的,大多时候会先透过轻触,来感应下一步是否要真吞食,「感觉不对」时,甚至光碰不吃。所以,当看见标讯「连续轻点」却无顿点,感觉鱼有食欲但不太肯出力时,排除饵料不对味等因素后,最可能的原因,就是钓组的残存调太大,超过鱼嘴拉力值的范围了。这时可透过加铅减少「调目」、或拉高「钓目」等方式去修正,尽量向下趋近该范围。如果出现大动作的下顿讯号,扬竿却不中或巴到鱼,或者浮标的讯号非常迟钝微弱、似有还无时,那可能是残存太小或成为负值,把A线或非吸饵等动作,放大成为漂亮的假鱼讯了,或者是饵料过于贴底,鱼懒得出力去吸上来所致。此时利用剪铅增加「调目」、或拉低「钓目」等方法,可向上趋近鱼嘴的拉力范围。如此一来一往的调整,必会找出漂亮鱼讯的区间所在,此即所谓依鱼情调标的一般原则。
随着鱼情的不同,这个区间所在是波动的,所以从前认为固定调某点为灵的观念,套用到此,必然问号一堆。因此才会建议各位,要把浮标物理性上的「固定」灵钝观,和加入鱼情后的「动态」灵钝观,视为二种不同的东西,清楚分开,才能避免混淆。这个动态的灵敏区间,存在于加入钓组、鱼情后的实钓环境中,是钓者追求的最佳状态,与一般常讲的调灵或调钝并不相同。因为后者多「离水而谈」,且纯就浮标本身论灵钝而已,算是设定「调目」后,残存大小与强弱的代名词,可帮助了解他人意要加铅或减铅的接口语,对鱼情并无涉及。
明白此理后,则所有的调钓因素,包括浮标、钓组、钩线、距离、鱼饵……甚至拋竿入水角度、饵料下沉的钟摆幅度等,都是我们迎合鱼口的调整工具罢了。例如,改变饵料的大小、形状、轻重、松软、味道等,皆可说是广义调钓的一种方式,会让「整体钓组的残存值」实际发生变动,影响到鱼的就饵意愿。换句话说,只要能让整体残存力改变的方法,都可以用在调钓上,并不是加减铅片改变「调目」才叫调标。甚至可以多管齐下,集各家所长,弹性运用,则调钓空间将更为宽广。如「调目」低者鱼讯不活泼,可将钩距稍加大、饵团捏小些,来补其缺点;「调目」高者鱼讯会过于活泼,将钩距稍拉近或搓大颗饵,也可弥补过来。这些即是活用的例子,君不见善钓者,绝不会只懂得用铅片来调钓而已。
四、谈鱼情 --- 从实钓经验中娓娓道来
说了那么久的「依鱼情调钓」,没有进一步举例说明,大家雾水一定更多,甚至会怀疑笔者是不是在唬滥大家。现在,就请看官们慢慢听笔者道来。
如果想正确解读鱼情,要先从饵料大小谈起才行。关于传统「钓大鱼用大饵,钓小鱼用小饵」的说法,乍看来似乎是一般常识,但实际上是否如此,则有进一步讨论的空间。饵料大小的影响,如单从鱼方便吸食否的角度来考量,是简化了一些,因为正常的饵料,在水中绝不会硬到无法溶解,小鱼也多得是吸食机会。与其说这句话的本意,是指饵大小会影响上鱼大小,倒不如说是饵团中的钩子大小及饵团轻重等因素,有过滤目标鱼的作用,来得恰当些。像有人习惯看大力丸(大丸的颗粒饵)上上下下的标讯,有人喜抢抓小颗饵的快速鱼讯,那是否大力丸都钓大鱼、小颗饵只钓小鱼呢?当然不是了,只要钩子大小合适,二者皆可钓上大小相同的鱼来。
其实饵料大小、软硬轻重,真正会影响到的,是「整体钓组」的残存力,饵小者相对会使残存力变高,饵大者相对会使残存力降低。当然,残存高低与鱼体大小也不一定是正相关。例如有经验的老手,遇到连续放空枪、鱼讯比较乱或无鱼讯时,会优先改采小饵试钓,藉加大残存来减少假鱼讯与放大正确鱼讯;遇鱼讯轻点却不肯真吸食的刁滑鱼时,会试着搓大饵团或增加密度比重,藉降低残存来减少鱼的戒心。这二种都是采用最快速的方法,来微调钓组的残存力,以配合鱼嘴的拉力值,达上鱼的目的。套用传统的说法:小颗饵有「调灵」的效果,大颗有「调钝」的作用;此时的饵料,同时被当成微调的工具了。
所以,当你发现改用小颗饵后,比较容易上鱼时,那表示你钓组的整体残存力调太小了,低于鱼嘴的拉力值,常发生鱼游过带动水流或轻吸尚未入口,钓组即移动的现象,造成习惯钓快手者误判而扬竿。此时,可试着采拉低钓目、减铅、或缩短子线、拉开钩距、活动「铅」座等方式,以增加残存来因应。反过来说,当你改用大颗饵后,感觉比较容易上鱼时,那表示你原先钓组的残存力调太大了,远大于鱼嘴愿意拉饵的力道,让鱼儿心有余而力不足,浮标当然顿不下去了。此时可试着推高钓目、加铅、拉长子线、活动「标」座(0.5cm以内)、缩短钩距(但钩距过小或平行时,反而无鱼讯)等方式,以减少残存的方式来调整,应可再度抓住鱼嘴的。以上就是所谓「依鱼情调标」具体而微的方式,方法很多,也不限单一选择,可视实际需要,弹性复选运用之。
有人遇空竿时,会习惯性地将「钓目」推高,而不去了解真正的问题所在,这只是藉延缓鱼讯反应时间来换取中鱼率而已,却往往会因「钓目」过高、残存过小,而漏失了许多细小的鱼讯,减少上鱼的机率,其中的得与失,就要好好拿捏了。正确的做法,是要把钓组的残存力,调到与当时「对象鱼」鱼嘴的拉力值一样,反应出来的讯号才会最漂亮。但鱼嘴的拉力值并非固定不变的,刚下竿时的粗鲁吃相,钓到一段时间后,可能不复见了,所以这个平衡点是会动态变化的。我们要时时根据标讯的反应,来感觉出鱼嘴的改变,再配合调整残存,才算真正做到了「依鱼情调标」的水准。原则上,在鱼嘴可接受的范围内,尽量把「调目」拉高,所反应出来的鱼讯,顿点会较清晰易读,空竿率较低。
此外,不同的鱼种,即使在同一池子、同一时间,表现出来的鱼嘴拉力,原则上并不相同的。例如,在一个综合池或野塘,比邻而坐的二位钓者,用相同的饵料、钓组垂钓时,常会发生一个老上鲫鱼、一个老钓罗非鱼的情形,这种经验相信很多钓友都曾遇过或看过。难道是鱼儿会自动选边站吗?当然不是,说穿了,乃是二人所调出的钓组整体残存力不同,各自符合不同鱼种的需求而已。相同道理,如果比邻而坐的二人,发生一人猛上鱼,一人老不中鱼的情形,不中鱼者若能朝此方向去思索,必有所解。
又譬如,拿鲫鱼标去钓罗非,讯号往往只轻点而无脆顿点,相反地,拿罗非专用标去钓鲫鱼,鱼讯的活泼度反而降低许多,难道浮标会有问题吗?相信这也是许多钓友心中的疑惑之一。追根究底,乃是因为鲫鱼的残存偏爱较高,所以正常的鲫鱼标出厂时,重心设定会偏高些,因此鱼讯表现会较活泼。而罗非鱼对残存力非常敏感,所以好的罗非标出厂时,重心设定值必会偏低些,鱼讯反应较沉稳所致。用了不适合的浮标来钓鱼,如回锅罗非鱼对重心偏高的鲫鱼标戒心较大,属于天性使然,鱼讯不顺畅亦属必然。了解此理后,离顿悟之境即不远矣。
又例如,大家碰到小白条抢食时,常感觉束手无策,认为只有换钓点或用诱饵调虎离山,才是解决方法,其实,小白条对残存的要求蛮高,并不输土鲫或罗非。而其适合的残存区间,与土鲫较有重叠性,所以垂钓土鲫者,常会感觉小白条如影随形般跟来。碰到这种情形,如能找到二者的残存区间差异,试着调到一个土鲫可接受而小白条不感兴趣的范围,钓况必会好很多。「鱼嘴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针对多变与捉摸不定的鱼情,如何选择合适的方式、工具、钓法,配合(或提高)鱼嘴的拉力值,紧抓住鱼口不放,才是钓鱼真功夫的所在。
谈完饵料大小,再谈一个影响钓况好坏非常大,却一直被大家所忽略的问题,那就是饵料化度与残存力之间的「动态」关系。我们谈残存力,要从整体钓组的平衡观点来看,会比较全面性,因为钩、饵、铅坠、线、八字环、太空豆、标座等,都是影响浮标调整的作用力之一,若只认为铅片才是调校变量的话,可能会失之单纯,尤其是入水后即开始融化的饵料,更会不停的「动态」改变钓组残存力,直到饵料化完或鱼吸完饵料后才会停止,是影响鱼就饵意愿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何有经验的钓者,非常在意饵料化度控制,原因即此。
随着饵料的融化,残存力是逐渐增加的,所以我们也可以粗略透过鱼吸饵的时段,来判断鱼对残存力的偏好程度。例如,饵料刚到底时,鱼讯顿点就很明显,愈到后面反而只剩「轻点」的鱼讯,碰此情形,很可能是原先的「调目」过高、残存过大,饵化后的残存值更高到难被鱼接受的程度所致。此时,可试着微降些残存力(如前述之加铅等方式),看看是否有改善,如有改善,则表示抓到鱼嘴了。再如,若饵料到底后要等一段时间,才会有鱼讯或较漂亮的顿点出来,排除鱼不靠或鱼稀少的可能性后,则可能是原先的「调目」过低、残存过小,鱼饵重量已由池底承受,也可能一半已陷入烂泥底了,加上鱼吸食的力道不强,子线弯曲幅度过大等,所以初时无法正确反应出鱼讯来,直到饵料化掉一些、残存稍加大,鱼饵变轻上浮时,鱼才方便吸食。此情形下,可试着增加些残存力来改善(如前述之减铅等方式),果真如此,鱼讯出现的时间必会提前些,自会增加上鱼的比率。
饵的软硬度会影响鱼吸食的意愿,除了众人熟知软饵方便吸入的原因外,从另一角度来看,软饵本身的含水量较硬饵高,密度比重相对也高,当二者大小一样时,用软饵作钓,整体钓组的残存力自然会较小,加上饵软方便搓小颗饵,小饵又可以减低水中阻力,皆有利鱼儿就饵。因此,一般人钓小颗饵,讲的多是「软黏」,而少用「干松」的饵料,即是如此。另外,软黏饵会延迟饵料的融化时间,较能维持下竿后,钓组前后残存力的稳定性,只要浮标调校准确,也可延长鱼儿吸饵时「可接受钓组残存力」的存续期间,提高中鱼率。
接下来,更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改变了鱼饵的味道,则其影响的层面,并不止于钓组残存的大小,而是可以直接「提升」鱼儿的就饵意愿,也就是「提高了鱼嘴的拉力值」。这是一种钓组不动、让鱼嘴动(食欲增加)的手法,此法针对天候不佳、索饵意愿低,或戒心较高的滑鱼时,常有奇效。一般而言,如果你下竿后浮标会动,只是扬竿没中鱼的话,那表示鱼还会吃,纯属抓不到鱼口的技术问题而已,可以透过前述调整钓组或残存力的方式来补救;如果饵下去后,久久才有鱼讯或完全没讯号,但旁人却能正常中鱼,而你也非常相信自己的调钓工夫没问题的话,那就表示你的饵料味道不适合那口池子了。这情形在职业池常发生,野塘较少。饵料对味,除就饵意愿提高外,鱼的戒心也会降低,安全感相对会增加,鱼讯自然漂亮许多。像台湾许多职业的罗非池,被一些钓客长期喂食固定的饵料,饵不对味根本不用玩,造成钓客们只一味打听各式的独门偏方,反而少在基本工夫上用心,甚至认为「调标无用」,实已偏离正轨了。而且人工造作的偏食钓场与自然水域作钓的感觉,完全不同。不能返璞归真、垂钓于天地之间,终究不是一种福气。
台湾--运哥 于04.12.06
五、举一反三 --- 晃饵与残存
熟稔「依鱼情调钓」的心法后,可以让人对以往看似平常或不注意的东西,顿悟出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看法来。现在举个例子,来剖析大家所熟知的「晃饵」动作,以映证领悟的重要性。
一般人认为晃饵的目的,主要是藉仿真动态活饵来诱鱼追饵,以提高鱼儿抢食欲望。鱼饵躺底不动或不明显时,鱼多靠饵化后水流传播的味道来找饵,受饵料扩散范围与水流方向、视线等影响,鱼儿常无法精准直接吸食,须尝试多次才能命中。此时若能稍加晃动,饵料有可能就在鱼的眼前弹起,鱼的本能即会驱前吸饵,中鱼自然较快。
晃饵有诱鱼之效,笔者不否认,但认为这并不是唯一或主要的作用。因为如果纯粹只有诱鱼效用,那理论上不论何时,只要鱼有靠,晃饵的平均上鱼率应该差不多才对。可是事实上,我们可以发现,举残存偏高的调法来说(正残存),饵料刚到底的刹那间,常是最容易中鱼的黄金时段,即俗称的「截杀」或「空接」,属于随沉鱼讯。接下来如果马上晃饵的话,效果也不错,但愈往后面,晃饵效果愈差,为何?如果纯以诱鱼的角度来思考,可能无法解释了。在此,我们绕着「鱼嘴与残存」的主轴思考,可以大胆推断,晃饵与饵料的化度及残存动态变化等,应有相当关连。
晃饵轻提浮标提后,接下来钓组会有一个向下平衡的过程,时间长短视饵重、浮标大小及调法、子线长短等而定,一般而言,饵重、标轻、子线长,平衡较慢,反之较快。在缓慢沈降归向新平衡点的过程中,只要饵与浮标间母线不是成垂直线,此时饵料不会完全受浮标所牵制,即残存影响会变小些,与随沉鱼讯出现的条件类似,可以创造鱼儿吸饵的有利环境来。不过,饵重、子线落下的幅度、及晃饵次数等,都会影响晃饵的效果。例如一般刚入水的新饵比较大颗(但也不可大到不易吞食),首次晃饵后的钓组残存,一定比被多次晃饵后的残饵要小些(因饵大颗则整体钓组残存小),自然可降低鱼就饵的戒心度;所以才推说上鱼率会随晃饵次数增加而减少。反之,如果是采残存偏低的调法来说明(负残存),同理可推出上鱼率,应是随晃饵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的。这是因为大颗的新饵在下降过程中,鱼反而要出力去承接饵重后才能吸食得到,意愿自然大打折扣,所以往往要在多次晃饵后,饵团变小些时效果才会转佳。此种藉晃饵来瞬间降低残存力的钓法,非常适合欺骗回锅滑鱼,是钓职业池惯用的手段之一。
此外,仔细观察也可以发现,鱼都是在饵料未回归定位前的那一段区间,产生鱼讯的,回归平衡后,反较少抢饵。这说明,如果一直无法用正规调钓方式,抓出鱼嘴时,可采连续、小幅度、不断晃饵的方式,来强迫改变钓组成为一种残存失衡的环境,理论上对上鱼应有奇效,尤其鱼滑时。因为,晃饵位移后,饵重必然会减轻,此时如采正残存钓法,即表示上浮力增加了,如原先残存不大还无所谓,若原先残存已够大时,更会增加鱼吸食的困难度与意愿。这也是为何饵料入水愈久,愈要靠晃饵才能奏效的原因。想靠晃饵取胜者,要注意饵料的软黏度控制,与晃饵动作的大小,否则晃二下饵料即散光,效果就彰显不出来。浮钓时,残存更会随饵料溶化而快速增加,如能妥善运用晃饵来改变钓组残存,效果绝对比想象中还好。例如拉丝饵比重轻、大小不一,残存力要每次控制到齐一较难,一般如能在饵未贴底前抓到鱼讯的话,则受残存力不一致的影响相对较小,这就是为什么拉饵是钓空接利器的原因。形状不规则,自然飘下,虽可降低鱼的戒心、随沉鱼讯多,但也常导致吞钩,影响脱钩时间,尤其不利于大型鱼的垂钓。一般而言,鱼量够、食欲佳、戒心低时,是用拉饵的最佳时机,反之则不佳。大型回锅鱼以拉饵”底钓”,初期咬度好时不是问题,但往往作钓一小段时间后,咬度会走下坡,主要原因是鱼的戒心提高了,此时辅以晃饵,可补其缺失。
以上观念,是以「依鱼情调钓」角度来思索问题时,所触类旁通到的钓鱼视野,属于一种豁然开朗与透通的感觉,在此分享给大家。
六、钓鱼心 --- 知鱼与敬鱼
钓鱼最快乐的境界,在钓心,而不在钓形。有人说拉鱼、搏鱼最快乐了,笔者并不作如是思考。如果以为搏鱼时让大伙围观赞叹、品头论足,就是一大乐事的话,那未免太小看钓鱼了。因为拉鱼、搏鱼只是钓鱼的外形或小部分而已,其实整个垂钓的进行过程,从准备鱼饵、钓具到钓完收竿回家、擦拭钓具,任一时点都可以是快乐的泉源,尤其是垂钓中,如能体会到「知鱼」与「敬鱼」,更是快乐的所在。所谓「知鱼」,就是可以快速研判出水底的鱼情变化,正确抓出鱼嘴的拉力值来。当鱼情转变时,也能迅速感应调整,使钓鱼人的心与鱼情合而为一,上不上鱼全在掌握之中,搏不搏鱼自然不重要了,这就是「知鱼」之乐。把鱼当作一位可敬的对手,尽量避免使用锉鱼、巴鱼、大力扬竿等伤鱼体的钓法,而平日努力提升钓技目的,不是要增加鱼获,也不是为了参加比赛或扬名立万,只是要确保鱼儿竿竿都能正吃而已。如长期保有此心,自然血脉平和,有鱼无鱼根本不必在意了,达到所谓「敬鱼」的境界。
钓鱼,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艺术,尤其使用手竿垂钓鲫鱼,不论对象鱼是土鲫还是日鲫,人与鱼之间呈现出来的互动关系,更是一种美学的展现。软竿细线、温文儒雅,没有暴戾之气,不会为了输赢而不择手段,称得上是一场君子之争。身为钓鱼人,提倡正当的钓法是责无旁贷之事,大家如能抱持着钓鲫鱼时,那种轻巧的感觉去垂钓任何一种对象鱼(包括小白条),把鱼当作一个可敬对手的话,相惜之心必油然而生,除钓技无形中升华外,自然而然也会产生宽阔的视野、胸襟,与不同的观察角度,进一步体验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乐趣,修成钓鱼禅的最高境界!
六安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幸福渔人
幸福渔人
当前离线
积分
368
IP卡
狗仔卡
楼主
|
发表于 2010-11-21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smilies1::897: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探长
探长
当前离线
积分
10213
IP卡
狗仔卡
发表于 2010-11-22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smilies1::902: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登录
|
注册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皋城美食
游山玩水
六安百态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