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857
  • 回复1

[六安事儿] “大别山的女儿”许大卉 :像草一样成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11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湖北团省委副书记陈正祥给许大卉颁发荣誉证书
许大卉一家
  20年前,一个没有文化的老父亲、一个患有智障的母亲,给他们的唯一的女儿取名为“大卉”——卉,草也,他们不会料到,这个名字就像一个预言:许大卉这个女儿将会如草一样艰辛,且具备草的一切特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还有歌曲《小草》,在中国的诗歌中,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草都被赋予了感恩、坚韧、乐观、勇敢的寓意。当人们在感慨太多80后、90后像温室里的花朵时,许大卉却像草一样成长着。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近两年来每到开学时,关于大学新生报到坐豪车、率“家长团”、带冰箱空调席梦思等新闻频频出现于媒体,有大学生军训时向老师抗议:“我是来上大学的,不是来吃苦的!”,大学里老师们也开始抱怨:“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怕吃苦!”。而许大卉的大学一开始就是这样的:
  上大学第一个月连生活费都凑不齐,进校第二天就开始打两份工;母亲智障,刚上大学,父亲就偏瘫;带着父亲上学,照顾饮食起居,还要帮助父亲做康复训练;每天做三小时兼职,做的是连男孩子都嫌累的搬水工,月收入300元养活全家,而她所在学校的学生平均月生活费600元;为了更长远的将来,还要保证学习成绩优秀。
  相对而言,这样的大学生活无疑算是艰难困苦的。很多生活条件优越的学生在大学里过得很无聊,找不到学习的动力和奋斗的目标,但是无聊对许大卉来说太奢侈,她没有无聊的权力,她的环境逼迫得她从大学开始的第一天起就必须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苦难变成了她的财富,使她免于平庸。
  苦难是一笔财富,但是苦难并不必然变成财富,不是有那么多学生如马加爵把苦难当成了不堪承受的重负吗?这说明要把苦难变成财富,需要有强大的内心。这个强大的内心并不表现为与命运的狂风暴雨做斗争的伟力,而首先恰恰是温顺的接受困难而不逃避,把它看做是自己必须承受的。在大学里很多贫困的学生掩饰自己的贫穷,或者不择手段急功近利地摆脱苦难的命运,反而会酿成悲剧。与许大卉相识的人都觉得她身上兼具了柔弱和刚强两种气质,或许柔弱的印象正来自于她对命运坦然接受的态度,刚强的印象则来自于接受之后脚踏实地的行动。正如一位网友给她的鼓励:“艰辛,虽无法躲避,但可以选择面对它的方式”。
  小草就是这样,柔弱但是总能接受各种环境,并且有毅力克服阻力破土而出。许多温室里的花朵,看过许大卉的故事后都开始羡慕一棵小草的强大,网上有人说“大卉的故事让我们显得渺小,值得我们学习,更应该为自己优越的生活条件而感恩。”还有人说“我要学习她,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这也许来自一位同样身处困境的学生。不管怎样,无论是身处顺境还是逆境中的人,都能从她身上找到各自需要的精神力量。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在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的教工家属区里,时常会看到许大卉的父亲和母亲或坐在秋千上或坐在花坛边,父亲望着云,母亲拈着草,打发着女儿去上课之后的无聊时光,盼望着女儿放学回家来做饭;也时常会看到大卉在路上教瘫痪的父亲走路,父亲想偷懒时,大卉笑着嗔怪他,一扭头她又招呼母亲不要跑得太远……这是容易让人产生错觉的情景,父母对女儿的依赖犹如年幼时女儿对父母的依赖,只不过父母对女儿的依赖来得似乎有些早了,正如一位网友所说的“当我们的父母还是我们的天的时候,你却是父母的天!”
  历来父母都视儿女为信仰,但是父母对于儿女又意味着什么,却没有“历来”不变的答案。70后大概很少把父母当做资源来利用的,所以他们相信“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80后改说“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 所以有了“拼爹族”和“啃老族”,父母于是就变成了可供炫耀和利用的资源;更有甚者,80、90后中还出现了一个相当红火的、名为“父母皆祸害”的网络讨论小组,于是父母连当资源也不配了,沦为了“祸害”。所以有人感叹“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女难见了”。
  许大卉没有可以利用的“好爸爸”,她的爸爸在很多视父母为祸害的人眼里也许会是个彻底的“祸害”,许多人不理解她为什么为父母做那么多,但她却认为这是完全不需要“理解”的事情,很简单,“因为我是他们的女儿”。 照顾父母——哪怕是过早地担起这个重担——也绝不是苦役,而是让她人生完整的一部分。
  在外人看来照料瘫痪的父亲是对耐心的考验,她却不厌其烦:每天5点钟起来买菜,然后给病父洗脸、刷牙、活动手脚,做早饭。6点钟开始慢慢往教室挪,折腾近一个小时走完健康人只需要10分钟的路程,睡前给父亲做半小时恢复练习。金圣叹先生曾以游戏的笔调在给儿子的信中提到“孝”的问题,他说:“我们现在不要求你孝不孝,这些都是空话,只要求你把这两个老朋友照顾你二十年的感情,也同样照顾这两个老朋友二十年,就够了。”许大卉的孝亲之举应该可以给金先生的话做个注脚吧——她说:“在父亲手腿从不能动到能动的过程中,我再一次深深体会到父母的艰辛。”“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她觉得她所做的一切都还谈不上报答父母,只不过是把自己年幼时父母对自己的照顾还给了父母而已。
  小草就是这样,即便从不曾享受过温柔的呵护,也会感恩春风把它吹绿,山川把它哺育,大地把它拥抱。许大卉的故事就是感恩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但是网友说:“孝敬父母是我们为人子女应尽的义务,可惜很多年轻人都忘记了这一点,谢谢许大卉让我们看到了差距”。(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教师 张秋菊)
附:许大卉同学简介
  许大卉,女, 1989年5月2日出生,安徽六安人。2008年9月考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就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中共党员,“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 “湖北省自强自立优秀青年”。
  2010年2月,许大卉先后将病重的父亲和智障的母亲带到了学校,一边坚持刻苦学习,一边勤工俭学,同时精心照料父母。许大卉的事迹经中央电视台、新华网等主流媒体报道后,在校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先后荣获学校自强学子特等奖学金、晨光学子一等奖学金; 2011年3月,共青团湖北省委授予其“全省自强自立优秀青年”荣誉称号,并颁发“湖北省大学生文华科技品学奖”;3月28日,航天英雄杨利伟亲自为许大卉颁发“自强学子标兵”荣誉证书;5月,团中央授予许大卉“2010年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荣誉称号;并于5月4日受邀参加由湖南卫视、团湖南省委共同主办的五四青年节主题晚会“2011成人礼”栏目。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11-5-11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韧性,坚强!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