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全站首页
社区论坛
设为首页
客户端
扫码下载客户端
官方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
广告联系
登录
|
注册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全站首页
社区论坛
签到排行
用户排行
帖子
好友
道具
收藏
勋章
任务
淘帖
动态
日志
相册
分享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群组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门户
房产
装修
汽车
婚嫁
资讯
活动
招聘
相亲
信息
租房
二手房
跳蚤
宠物
招聘
二手车
亲子
手机
社区
茶座
我要买房
找设计
装修家居
交友
职场
生活
网购
情感
皋城车友
找美食
谈婚论嫁
求医
兴趣
验房
走近
六安论坛
»
社区论坛
›
兴趣爱好
›
垂钓乐园
›
[钓鱼新闻]经费不足监管困难 禁渔期江河鱼儿仍遭殃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阅读
959
回复
0
[钓鱼新闻]经费不足监管困难 禁渔期江河鱼儿仍遭殃
[复制链接]
沉底小鱼
沉底小鱼
当前离线
积分
4948
IP卡
狗仔卡
发表于 2008-3-26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昨日,春光灿烂。有读者向本报举报,虽是禁渔期,长江和嘉陵江仍有许多人在
钓鱼
,餐饮渔船上也在售卖野生鱼。
记者就此进行了暗访。
昨下午1时15分,记者来到鹅公岩长江大桥下的江滩。在不足1000米的江滩上,记者看到至少有10人在钓鱼。
“钓了几条鱼?”记者与一位戴着斗笠的老人搭上话。“还一条没钓到呢。”老人边说边指了指身边的塑料桶。“现在不是禁渔期吗,怎么还出来钓鱼呢?”记者问。“我是为了消磨时间才出来,再说钓一天最多也就钓上来一两条。”老人说,钓到的鱼大约有20厘米长。
记者看到,还有几个人卷起裤腿,光着脚站在江中礁石上钓鱼。
下午2时30分,记者来到磁器口古镇。
记者以订餐为由走进一条名为“古镇船家”的餐饮渔船。迎宾小姐告诉记者,有野生鱼卖。当记者提出要看看野生鱼时,迎宾小姐表示要问老板,之后上了渔船的二楼。
记者趁机来到船尾,只见4个直径约80厘米的圆网挂在船尾。每个网内分别装着江团、鮎鱼等。“这是什么鱼哦?”记者问。“江里的。”一工作人员走过来说。他还告诉记者,鱼是从打鱼船上收的。记者返回大厅时,一个老板模样的男子告诉记者:“没有野生的,我们都是家养的鱼。”
记者又来到一条名为“渔舟昶晚”的餐饮渔船,一陈姓女子接待了记者。“你这鱼卖这么贵,怎么才能让我相信是野生鱼啊?”记者边看菜谱边问。“你要是看过我们放鱼的地方,你就放心了。”陈告诉记者,他们渔船尾部系着小船,野生鱼都放在小船上。“我们船上你看不到鱼,要不弄不好就要被罚两万呢!”她说。记者来到船尾,果然看到两条破旧小船。“鱼在这里吗?”记者指着小船问工人。“是。”工人肯定回答。
下午3时30分,记者来到大溪沟码头。走进“水泊梁山”餐饮渔船,记者来到装鱼称鱼的水箱处。“鲶鱼58元/斤,大河鲶鱼88元/斤。”一个水箱外面贴着两张价签。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贵的是江里的野生鱼。记者问一位姓李的楼层经理,野生鱼是哪来的。李经理表示,那是采购部门的事,他不清楚。
记者走进“水泊梁山”旁的“新欣渔港”餐饮渔船。迎宾小姐把记者引到称鱼处。“黑色那种江团180元一斤,白的110元一斤。”迎宾小姐告诉记者。“黑的是江里的。”看到记者的疑惑,一位厨师告诉记者。迎宾小姐接着又给记者介绍了白鳝和“水米子”。“这么大的野生‘水米子’,很难得一见噢!”迎宾小姐热情推介着。
从“新欣渔港”出来,记者拨通了市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处(以下简称渔政处)公布的禁渔期监督举报电话。然而,记者接连拨打3次都没人接听。
记者随后联系到了渔政处一位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现在很多不法分子利用渔政管理人员休息等时间捕鱼,运用“时间差”战术来逃避监管。此外,很多渔船存放与出售鱼儿的场所分离,增加了查获难度。
该负责人还介绍,人力不足、经费欠缺是造成现在监管存在漏洞的重要原因。他还表示,渔政管理部门的经费也非常有限,“有的县连一条船都没有,经常出现‘人在岸上吼,船在水中游’的尴尬场面。”
该负责人最后表示,他们会克服这些困难,继续加大监管力度。
六安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登录
|
注册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