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2458
  • 回复3

小城的变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29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离开小城多年了,今年有幸回去了一趟。小城的变化真是让我目瞪口呆。笔直而宽阔的街道,[wiki]葱[/wiki]绿的林荫,碧绿的草地,盛开的鲜[wiki]花[/wiki],潺潺的流[wiki]水[/wiki],宽阔而美丽的广场。街道两旁高楼林立,[wiki]市场[/wiki]商场一片繁荣,那里还能找到过去的影子呢?难怪[wiki]中央电视台[/wiki]要专访他了。
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这个大别[wiki]山[/wiki]脚下的小县城,那天我们几个学生是坐拖拉机经过一整天的颠簸才达到这里的。开车的说::“到了。”我们一看,一条尘土飞扬的土路旁有几排低矮的土房房.。“这就是县城?”开车的很热心地把我们送进一土墙院子中告诉我们:“这就是县ZF,进去后右手走就是分配办。”从那天起我在这个小城呆了整15年。

怎么来形容这个小城呢?其小,其曰:县长要召开全县城人民大会只要站在县ZF房顶上大喊一声“开会了!”家家户户便出门听县长讲话。其路,其曰:春秋水泥路(又是水又是泥)。[wiki]夏天[/wiki]扬灰路(风吹尘土扬啊)。冬天白油路(这个白可不是错别字约,冬天[wiki]雪[/wiki]下在路上,压实,油[wiki]光[/wiki]发亮。)其水,其曰:涝坝坑,靠老天。一坑水,吃半年。人也吃,畜也吃。舀一碗,仔细瞧,红绿虫虫几十条。冬天呢?化冰吃雪吧。我们那时豪情万丈,是为了建设革命山区而来的。什么苦也不怕。睡的是土炕,用的是土桌,土凳子。烧饭取暖用的是柴草和牛粪块。那时最怕的还是吃水问题。尤其是[wiki]春天[/wiki],雪化完了,到处都是泥水浆。劳坝坑里的泥浆没法吃了。这时房后那点未化的雪就成了救命的水。人们找水,引水。记得县长为了找水把腿都摔断了。三年后水终于引进了县城,在县城那条路的两边有了几处长流的水管子。人们在那里挑水吃。于是路两边便有了绿色的林带。房前屋后也慢慢地有了树木和花草。

小城的大变化也就是这十几年的事。赶上改革开放好时机,赶上思想解放可以大有作为。小城人民不等,不靠,不要。仍然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就是一个字:干!干,使小城人民生活节节高。土屋不见了,楼房住进去。[wiki]自来水[/wiki]、暖[wiki]气[/wiki]通进去。据说小城的[wiki]经济[/wiki]水平翻了几翻呢。难怪田间地头,大街小巷跑满摩托车小汽车。大家都说全国人均摩托车最多的地方就是这儿哦!干,小城人民干出了一个漂漂亮亮的[wiki]城市[/wiki]。那广场的人工湖,假山都是市民们一锨锨挖出来,堆上去的。那树,那花,那草都是他们亲手栽的。人们特别珍惜自己的[wiki]劳动[/wiki]果实。没有人去攀枝摘花。在大街上你很难找到纸片和烟头。干净的街道,文明的举止。看来小城的变化不光是面貌,还有人心。

小城在那里呀?就在[wiki]安徽省[/wiki][wiki]六安[/wiki][wiki]大别山[/wiki]脚下,一个响亮的名字:裕民。富裕的人民啊!

我奉献了美好青春年代的生活过的小城,愿你明天更富裕,更美好!FAN DONG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8-4-24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520520

:lpt :lpt :lpt :lpt :lpt :lpt :lpt :lpt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08-4-25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哪个小城!:xx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8-8-5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11

:zaot :zaot :zaot :zaot :zaot :zaot
六安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