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942
  • 回复4

猾鱼攻略(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11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所谓猾鱼,实际是[wiki]鱼类[/wiki]自卫本能的一种反应,也是鱼类在感到生存危机时求生的体现。

竞技比赛中的猾鱼,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其主要行为是在鱼开口摄食时呈现不同的反应,如轻口、猾口、乱口,这些轻微的吃口并不是鱼正常情况下的摄食行为,而是一种变化的摄食方式,由于这些没有规律的摄食行为,改变了浮标在有鱼吃口的状态下的正常状态,它使浮标出现不规律的异常,让钓手无法识别和判断,从而无法确认那是鱼的真正吃口。
竞技比赛中钓对[wiki]象[/wiki]鱼,多数以30-60克的小鲫鱼为主。这些鱼被一天数次的反复钓、放,经历了多次危险,每一次的危险经历都会加强它们的疑心,对于食物总持有怀疑的态度,总是反复的尝试,在确认没有危险的前提下,才会放心地摄食。鱼类的这一行为延缓了上鱼的速度,降低了咬钩的频率。于是竞技钓手将其称为“猾鱼”,并将鱼反复尝试的各种行为归纳为“轻口、乱口”等诸多的反应形式。在竞技比赛中我们究竟该如何对付这些改变摄食行为,被我们自己称为“猾口”的鱼,怎样应对这些改变摄食行为的鱼?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体会和感受与大家[wiki]交流[/wiki]一下。

  应对轻口鱼
如何应对轻口鱼。竞技比赛中的鲫鱼戒心是随着被反复钓放形成的,鱼钩上的食物对鱼而言是需要的,但是同时还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鱼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和方法,来掩饰吃口,做一些尝试,它唯一能做的就是浅尝停止,尝试的力量轻了,浮标的信号也小了。在这种情况下用大标,信号当然出不来,如果使用的线粗,线的反作用力大,信号同样难于显现,理解鱼如何轻口的,解决这个问题就不难了。针对上述情况,在组配钓组时就要考虑用细线,小浮标。根据鱼情再做调整,笔者的体会是在钓30-60克的轻口小鲫鱼,主线最好用0.3号,子线用0.15号,浮标用4号[wiki]孔雀[/wiki]翎软尾浮标。
在钓每小时上鱼40尾的速度时,一般选用3号孔雀翎软尾浮标;钓上鱼速度慢时,可用1号孔雀翎软尾浮标。调标的状态是调3目加1黑格。在找底以后要能确定钩在[wiki]水[/wiki]中的状态,其标准要求是:上饵要轻触底,下饵要到底的不灵不钝状态。钓目的变化要根据鱼情变化而变化。这里需要提醒,找底后,钓目不一定在标尾上能看到,可在不灵不钝的[wiki]基础[/wiki]上将浮标向上推移,将钓组再钝一目,也可以向下推移1目钓灵1目。这种调钓法比较容易掌握,对付轻口鱼效果比较好。



  应对猾口鱼
竞技钓手把猾口,乱口等种鱼的摄食行为都归纳在猾鱼的范畴,有时确实有一点主观。竞技比赛[wiki]池塘[/wiki]鱼的密度要比一般的养殖鱼池塘高得多,在[wiki]自然[/wiki]状态下的分布可能就是上中下泳层都有鱼,钩饵的入水使得这些经不住诱惑的鱼纷纷集中到钓点,大量的鱼在钓点中争饵,产生了争先恐后的行为。鱼的争饵,磨蹭导致了浮标信号的紊乱,钓手将这些紊乱的信号误为吃口而造成扬竿无鱼,以至感觉到鱼口乱,并认为鱼猾。我这并不否定鱼不存在猾口,猾口确实存在,且不说竞技比赛池塘的池塘,就连休闲钓场也有类似的事发生。一个连续被钓多次的环境,被钓的次数越多鱼就越难钓,这是大家的共识。实际上猾口只表现在鱼没有规律的摄食行为上,让钓手无法识别和判断信号,从而无法确认那是鱼的真正吃口。因此,笔者的体会是在信号多和乱口的情况下,不要理会上中层的信号,既不要拉饵,也不要钓浮,并要适当的鱼饵控制[wiki]雾[/wiki]化,把鱼压在底层钓,这样才可能钓得更好。[wiki]2006年[/wiki]5月钓手应学波在[wiki]南京[/wiki]胜利圩打首届“韩九杯”钓鱼比赛则是一场抗猾口最经典的战例,今年的“韩九杯”钓鱼大奖赛亦是如此,[wiki]安徽[/wiki]合肥钓手万方也是采取调2钓2钓的战术,坚持钓底获得了本次比赛的亚军。对于猾口,乱口鱼的认识,除了相关的技术要求,钓法也不可忽视,浮标的状态也很讲究,笔者在钓猾口,乱口鱼调标时,大多数采取调1钓1的状态。这种状态主要是抓上抬的动作,在钩饵运行的过程中出现的信号一概放弃,这样在你的心里和[wiki]眼睛[/wiki]里只有底钓上抬这个动作,才是咬钩的实口。

  猾鱼用饵
钓猾鱼饵除了饵要对口,饵的状态应是第一位的,即饵的状态要随鱼而变,而鱼情是根据你的钓法而变化的,饵的状态是要跟着鱼情走,这是钓猾鱼关键所在。在底钓中如果鱼口多,且中鱼高一定要保持饵的状态,宁可用味道清淡、小饵、粘饵、也不要味浓稀软雾化饵。返水的饵更不能用;如果到底后口多,到底前接口多且中鱼率低时,应迅速把饵打粘,或改味道清淡的小饵。不要只是调整钓组的状态。一次比赛中,可以开始诱鱼不多,这样能保证吃口又稳又真,浮标的信号全是实口就行。不要只强调诱鱼,也不必要强调雾化,鱼诱得太多反而是坏事,鱼一旦大量地进入钓点,如果把握不住,很快就会又多又乱。前年在南京胜利圩举办的[wiki]光[/wiki]威“钓王杯”预选赛上,笔者在开赛后的半个小时中就钓了30尾鱼,随着时间的推移,钓点鱼越来越多,鱼的争饵使浮标出现了各种复杂无法辨别的信号,只见标动提竿没鱼。一场比赛结束也没超过50尾,而1分者却钓了160多尾。虽然及时地发现并改正了错误,但是第一场的积分差点让我垫底。原因就是我的饵雾化效果太好,钩一入水就带着一个宽大的雾化尾巴,浮标动作就像跳舞,那一次的比赛至今令我难忘。至于用钩,我认为钓猾鱼3~3.5号的袖钩或哦希钩就可以了。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08-7-11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帖子,学习。野钓中切记不能生搬硬套,因为野钓鱼头稀,更不会有所谓的猾口鱼(谁会在野塘钓了又放,放了又钓啊)。:tp :tp :tp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0 收起 理由
沉底小鱼 + 20 不能生搬硬套... 有道理!

查看全部评分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08-7-11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pf :pf :pf :pf :pf :pf :pf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08-7-12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子,支持,野钓是没有猾鱼的,只有竟技池中才有呀!:pf :pf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08-7-16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比赛的实际情况写的,好东西!顶先!!!:pf :pf
六安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