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1876
  • 回复1

历史上的今天4.2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2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地球日”活动起源于美国。1970年4月22日在美国纽约举行的首次“地球日”活动,声势浩大,被誉为二战以来美国规模最大的社会活动。数十万群众集会,呼吁人们创造一个清洁、简单、和平的生活环境。1990年4月22日,第一次“地球日”20年后,全世界又组织了一次大型的活动。共有140多个国家的2亿多人同时在各地举行了多种多样的纪念活动。这一次的行动把重点放在了全球整体环境的改善上。这项活动得到了联合国的首肯。其后,每年的4月22日被确定为“世界地球日”。

1945年4月22日,德国现代著名版画家和雕刻家珂勒惠支逝世,享年78岁。代表作有《纪念李卜克内西》《农民战争》《织布工人暴动》等。

1948年4月22日,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发起的西府陇东战役收复延安。这次战役共歼灭国民党胡宗南军队2.1万人。

1958年4月22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成。1952年8月1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正式动工兴建。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决定在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并举行了奠基仪式。

1983年4月22日,中国妇产科学的开拓者之一、著名医学专家林巧稚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她历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妇产医院名誉院长、全国妇联副主席。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学部委员。20世纪60年代她根据周总理的指示,积极推行计划生育工作,提出和主持了大规模的子宫颈癌普查普治,使其死亡率迅速下降;在制定婚姻法、妇女劳动保护条例、保护妇女儿童、提高我国各民族健康水平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1992年4月22日,中国妇女运动领导人之一的康克清逝世,享年81岁。她1928年上井冈山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与朱德结婚,1931年加入中国GCD,建国后历任全国妇联第三届副主席,第四、五届主席,第六届名誉主席,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93年4月22日,日中友协的创始人西园寺公一逝世,享年87岁。他在自己创办的《世界画报》上很早就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在中国南京制造的大屠杀、在中国东北秘密创建的毒气工厂等事件。从20世纪50年代初始,他把精力主要投向了世界和平运动和日中友好事业,担任日中友协常务理事,兼任日本保卫和平委员会常务理事。1991年,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授予他“人民友好使者”的称号。

1994年4月22日,1969年1月起就职美国第46任和第47任总统的尼克松逝世,享年81岁。1972年2月他首次访问中国,成为访问中国的第一位美国总统,与周恩来总理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他曾先后7次访华。1987年当选美国—中国协会名誉主席。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9-4-22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1898/04/22 严复译著《天演论》出版1898年4月22日,严复译著《天演论》出版。
  1895~1898年,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翻译T.H.赫胥黎的《天演论》,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点唤起国人救亡图存,“自强保种”,对近代思想界影响极大。该书出版后,轰动一时,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严复所以译这本书,是要用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基本原理,摧毁顽固派和洋务派的保守思想,进一步提请人们注意亡国灭种的危险。
  该书附有按语并作序,以表达译者自己的意见。严复译书宗旨,在于说明中国如能顺应“天演”规律而变法维新,就会由弱变强,否则将沦于亡国灭种而被淘汰。时当甲午战败以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故严复此书出,在思想界造成极大震动。



1707/04/22 英国小说家菲尔丁的诞辰4月22日是英国小说家菲尔丁的诞辰日。
  1707年4月22日生于萨默塞特郡格拉斯顿伯里的一个贵族家庭。1732年去伦敦谋生,开始写舞台剧本:如《堂吉诃德在英国》(1734)、《巴斯昆》(1736)、《1736年历史日历》(1737)等。1737年,他改学法律,1740年成为律师。1748年担任伦敦首任JC厅长,但他坚持文学创作。
  菲尔丁从青年时期开始培养了对文学的热爱,并从希腊罗马古典作品中获得广泛知识。他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称为“英国小说之父”。他的作品主要是批判现实主义。与笛福、理查逊并列为英国三大现代小说奠基人。
  他的代表作有:《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弃婴托姆·琼斯的故事》、《阿米丽亚》、《约瑟夫·安德鲁斯》等。
  1754年10月8日,菲尔丁因病逝世。




1870/04/22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诞生1870年4月22日,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诞生。
  列宁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他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是他的化名。 1870年4月22日出生在俄国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父亲是一位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教育活动家,哥哥亚历山大因参加谋刺沙皇而被处死。在家庭的影响下,1887年秋列宁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然而,不久他就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而被学校开除,遭到逮捕和流放。第二年,回到喀山后,他开始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普列汉诺夫的著作。1892年,他又开始筹建马克思主义小组,并将《GCD宣言》译成了俄文,还写下了第一本著作《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这时的列宁已由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共产主义者了。

  1895年,列宁在彼得堡创立了彼得堡工人解放协会。这年年底,他再次被捕入狱,14个月的狱中生活后,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西伯利亚的3年中,他开始使用“列宁”这个化名,写出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并与另一位革命者克鲁普斯卡娅结了婚。
  1900年2月,列宁在西伯利亚的流放结束,回到彼得堡后不久转赴西欧,在德国创办了第一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机关报《火星报》。1903年7月30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布鲁塞尔召开代表大会,会上形成了以列宁为核心的布尔什维克,布尔什维克的意思是多数派。布尔什维克及其思想体系的产生,标志着列宁主义的形成。
  1905年11月,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后,列宁回到祖国直接领导革命,并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在民主革命中的策略。12月,莫斯科武装起义失败,列宁又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第二次流亡生活。在此期间,他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等一系列著作,使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全面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列宁又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阐明了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1917年3月,沙皇ZF被推翻。听到沙皇垮台的消息以后,列宁立即返回俄国,积极准备发动武装起义。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人民终于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革命胜利后,列宁当选为第一届苏维埃ZF主席,他领导人民粉碎了帝国主义的三次武装进攻和国内的叛乱,使苏俄的经济建设逐步走上了正轨。
  列宁在晚年患了脑溢血症,但他在病中仍口授了《论合作制》等文章和信件。列宁的全部著述达55卷,所以有人说他是一位多产的作家。1923年,列宁病情开始恶化,第二年不幸与世长辞,终年54岁。




1983/04/22 我国现代妇产科医学开拓者林巧稚大夫逝世1983年4月22日,我国现代妇产科医学的主要开拓者、著名的妇产科专家林巧稚大夫逝世。
  1901年12月23日,林巧稚出生在福建省厦门鼓浪屿。她在鼓浪屿高等女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两年,1921年,林巧稚进入北京协和医学龟堂,经过8年的学习,获医学博士学位,被聘为协和医院的妇产科大夫,成为这个医学堂留下的第一名中国女医生。1932—1933年,赴英留学。1939—1940年在美国进行研究工作。1948年任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她是第一位中国籍女主任。1962年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她还是北京市妇产医院的名誉院长。她为妇女儿童的健康和幸福整整奔劳了60多个春秋,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林巧稚从事医学事业60多年,亲手迎接了5万多个新生命;对许多严重危害妇女和儿童的疾病进行过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卓越成就。1983年4月22日,这位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开拓者在北京逝世。她是我国现代妇产科的开拓者,是深受民众敬爱的好医生。彭真同志称赞她为“卓越的人民医学家”。邓颖超同志总是赞扬“她不是一般的大夫,她对病人有一股特别的吸引力”。
  早在青少年时期,林巧稚就抱着“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志向,立志为国为民做点有益的事情。在参加协和医科大学入学考试的考场里,一位考生晕倒了,她抛开自己的考卷忘我的抢救,已然显示了她那舍己救人、病人第一的高尚品德。她对待病人极端热情和高度负责,处处为病人着想,认真耐心地倾听病人的主诉,询问病情特别详细,深入分析,再作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她认为“不理解病人,不同情病人,就不算是好医生”。
  她对病人有一股特别的吸引力,还在于她对妇产科事业的拼搏献身精神。她一生勤奋学习,努力钻研,在医学上精益求精。她常说:“看书是我生命的需要,要得到一点知识,就得勤奋学习,不看书,不学习,怎能跟得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科学研究方面,她坚持医学科研要为临床救治服务,她本人不仅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有很丰富的临床经验。
  为了发展妇产事业,林巧稚与国内几位妇产工作的前辈一起,建立中华医学会和妇产科学会,并创办《中华妇产科杂志》,她亲自担任了妇产科学会主任和杂志的总编。早年,她对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结核进行深入的研究,对分娩发动因素有独特见解。后来,她对滋养细胞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的诊断和治疗研究卓有成效。她提出和主持大规模子宫癌的普治,使这一危害妇女健康和生命的最严重的疾病的死亡率迅速下降。她比较早提出了控制人口的主张,积极推行计划生育和优生工作,并通过许多科普读物成为大众的生活向导。晚年,她在病中还主编了《妇科肿瘤》一书,该书成为我国医学的重要文献。
六安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