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弹琴、朗诵……在六安市裕安区振华社区有这样一位多栖发展的全能“艺人”,可他不仅没有美宅豪车,还得天天早起打扫大街小巷、清理废物垃圾。他的手上布满老茧、脸上满是沧桑,每天做的最多的动作就是弯腰,他是一名普通的清洁工,他的梦想是登上《中国梦想秀》,靠才艺圆梦。
振华社区计生协理员方劲松告诉记者,老人是平桥乡三里岗人,名叫闻成祥,今年已经62岁了,育有一儿一女。“闻师傅在这已经近4年了,平时负责辖区的清洁环卫工作,为人开朗热情,街坊邻里都知道他能唱会弹。”
原先闻师傅在市环卫处工作,负责清扫市区各路段马路,踏实的他一干就是8年,近些年来,闻师傅岁数渐长,为了照顾家庭,他选择了回到居住地所在的社区继续他的环卫工作。
“我和老伴儿都是清洁工,现在身子骨还可以,虽然收入不多,但可以解决基本家用。”
当记者问到闻师傅岁数渐高为何还辛苦挣钱时,闻师傅的回答不禁让人鼻酸:孩子们的条件也不是很好,不想给他们添麻烦加负担,希望孩子们可以安心上下班,过好自己的生活。
方劲松说,称闻师傅为“学霸”一点儿也不为过,闻师傅的文化程度是高中,在那个年代可以说是很厉害的。
闻师傅告诉记者,高中毕业后的他作为回乡青年知识分子,本应该和同学一样被安排一份教书代课的工作,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机会留下成为教师,这一直是他心中的遗憾。
梦想翅膀被截断,却没有阻挡他前进的步伐,整理好低落的情绪后,闻师傅开始琢磨理发手艺。
“我从小摊上买了本理发书,用自己省吃俭用余下的钱买了理发器材,没有经济条件去学习,我就在自己的手腕、膝盖这两处像头型的地方去试,经过一次次的试练和实践,终于掌握了剃须理发的手艺。”闻师傅说自他学会理发至今已有40多年,已经帮助过不少出行不便的老人理发了,都是免费不收取一分钱的。
闻师傅说,人生一定要有价值、有意义,音乐是他最大的爱好。为此还收集了孙子在幼儿园学习音乐的课本,一页页看,琢磨参透。“简谱do re mi、音符、乐理知识,这些原先我一窍不通的知识,现在慢慢也摸索了一些。” 闻师傅向记者展示的第一件“看家本领”就是吹口琴,“不瞒你说,怕你笑话,这口琴是我老伴儿从垃圾堆里捡来的,我把它洗洗干净,当做宝贝。” 紧接着,闻师傅向记者展示了脚踏风琴,闻师傅说,这风琴是他在幼儿园门口发现的,琴坏了被扔到路边,他看了很是心疼,于是就搬回家修理,可震动出声的风箱已经破损无法修复,现在只能勉强弹出一些音。
“我没有专业学过弹琴,手型指法也不懂,可就是喜欢。每次在电视上听到动听优美的好歌曲,我就赶紧记下来歌名,然后在买来的书里找,再对比学习。”闻师傅说。
闻师傅说,唱歌是自己的生活乐趣,有事没事都喜欢吼上一嗓子。工作闲暇之余,闻师傅总要唱上一两首曲子,缓解枯燥单一的工作,解除疲劳。“我唱歌不求个啥,就是对生活十分热爱,给自己也给他人带来快乐,尽管我唱的不专业不好听,但我会坚持这段路。
提起朗诵,闻师傅也很是喜欢,闻师傅向记者说道,学生时代有次上课时,老师点评他的作文清晰有思路,并让他朗读,他用普通话朗读后,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认可,此后便爱上了朗诵。“我经常关注电视上的朗诵,发现语调起落、感情沉淀、节奏快慢都是很重要的。”
闻师傅说,虽然自己是名清洁工,衣着打扮很为朴素简单,但也有尊严。说起曾经在追求音乐之路遇到的挫折,闻师傅眼眶湿润……
“家里条件不好,一个月几百块钱的收入仅仅只够维持家用,老伴儿捡到的口琴我已经练了几首曲子了,因为是旧的音质不好,我就合计着想买一个新的。”
闻师傅揣着余了好几个月的200元走进了一家琴行,却没想到被老板质疑买口琴何用,闻师傅说明来由后,琴行老板说试了就要买,说口琴不像钢琴,摸一下试弹一下弄脏了还可以擦干净,口琴一旦试吹了,沾上了口水就得买。
和老板商量了半天的闻师傅,终究没有买下口琴,灰心丧气地走了。“平时2块钱我都要考虑好用在何处,值不值得,这一下子拿出200元钱,试了就要买,我怎么知道确定就喜欢它的音质效果呢……”
闻师傅告诉记者,电子琴是他逛超市看了半天选中的,狠下心花了130元,因为生活拮据,只能购买儿童玩具电子琴。
方劲松向记者介绍到,闻师傅工作十分勤奋踏实,有责任心,近4年的社区清洁工作中,尽职尽责,连续两次被评得物业年度“先进个人”,社区对他的工作都给予了很大的肯定。
闻师傅说,他对现在的生活很知足,不追求名利、不攀附比较,做自己最爱的事情,给他人带去快乐,就是最幸福的事。
小编觉得,像闻师傅这样拥有好心态、积极乐观、热爱生活的人,应该被社会关爱,在这里呼吁爱心人士为他圆个音乐梦,作为媒体我们也会积极与《中国梦想秀》栏目组取得联系,希望给老人一个机会。(来源:六安新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