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来将建65处公共停车场 近1.5万个公共停车位
这两天,《六安市中心城区停车场(库)专项规划(2016—2030)》正在进行公示,征询社会公众意见。 这一规划方案,给困扰六安人多年的停车难、行车难问题,开出了怎样一剂药方呢?今天周报君就带大家看一看规划核心之处。 在解读之前,先给大家普及一组现状数据! 话说15年之前,也就是2001 年,从那时算起,六安市机动车保有量就开上了快车道,年均增长率达15%,其中小汽车的增长势头尤为强劲,近十年的年均增长率高达30%。 经估算,至2014 年,中心城区仅小汽车数量就达到8.2 万辆。预计到2030年中心城区的小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0万辆。
这么多车,停在哪? 目前中心城区机动车停车泊位约76617个,包含居住小区配建泊位59650个,公建配建泊位13355个,而公共停车泊位只有3612个。其中路外公共停车泊位数为2101个,路内停车泊位1511个。
看出什么问题了吗?相比小区停车位不足外,路外、路内公共泊位建设严重滞后。 据统计,如今六安中心城区停车需求约9.9万个,总体停车缺额达2.3万个,停车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前期,我市相关部门,就曾对停车设施满意度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很不满意和不太满意占到近80%。
今后六安将建设多少停车场、停车位来缓解停车难呢? 根据预测,到2030年六安中心城区停车位需求量将达到近25万个。 为应对停车需求,到2030年我市将共规划落实社会公共停车场65处,路内、路外公共停车泊位共14760个。规划的路外公共停车泊位约占2030年需供应非居住类型停车泊位总量的13.7%。
目前六安停车难最突出的位置在老城区,为此方案提出,近期(2016年至2020年),我市应依据差别化的停车供需矛盾的状况,重点缓解停车供求矛盾突出区域停车设施供给瓶颈。总体布局方案为:在老城区共规划停车场25处,泊位数4988个。 六安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本次规划公共停车设施布局,主要考虑当前我市停车矛盾突出的区域,如主要的商业、办公集中区、旅游景点、客运枢纽、大部分停车矛盾较为突出的居住区。同时,方案也充分考虑了六安外围,在未来用地发展过程中,将要面临的公共停车需求。 另外,对于六安中心区及外围用地发展成熟区,规划方案主要结合了现有设施立体化改造、棚户区改造、地产开发,充分注重对道路广场用地、其他公共用地的地下空间利用。
如果说停车场的布局建设是硬件,那六安停车管理的软件又在哪里?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两个词“停车诱导”和“停车产业化”。 “ 停车诱导系统,就是发布实时停车信息给驾车出行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停车服务,实现疏导停车需求,提高道路交通服务水平,缓解交通拥挤、行驶速度缓慢等造成的道路交通压力”。 本次规划方案还准备在解放路、梅山路、磨子潭路、皋城路等路段距离停车点500 米范围设立区域(一级)诱导显示屏,人民路、梅山中路等设置二级诱导显示屏,每个停车场入口设三级诱导显示屏。 而“停车产业化”可以说,不仅有利于使六安市停车产业发展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良性循环轨道,也有助于为整个交通系统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 “但目前虽然我市停车需求逐渐较强,但由于专业停车场较少,停车市场化程度较低,产业化发展仅处于初始阶段,如果要让停车产业化深入发展,规划、建设、经营、管理都要跟上。同时还要普及、提高市民停车收费理念。”该工作人员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