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霍邱县周集镇燎西村青年陈显耀坚持献血17年,献血量13000毫升。2016年,他罹患恶性骨肉瘤(骨癌),先后进行了髋关节置换和截肢,又进行几次化疗。如今,癌细胞已经转移到了肺部,他所剩的生命已经不多…… 躺在病床上的陈显耀 陈显耀:用鲜血为生命护航! 霍邱新闻网(黄海波 叶伟)高高的颧骨上方托着一幅黑边眼镜,苍白的脸上没有一丝血色,让两道浓眉更加清晰。他斜躺在床上,没有力气睁开眼皮,似乎这个世界与他毫无关系。但就是他,曾经寒塘救人不留姓名;就是他,帮助工友先人后己;就是他,献血13000毫升,不知挽救了多少生命,自己却从不向他人炫耀。他就是陈显耀,家住安徽省霍邱县周集镇燎西村,一位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农村青年! “邂逅的不解之缘” 2000年9月9日,为庆祝教师节,正在安徽省汽车学校读书的陈显耀代表班级上街够买纪念品。返程途中,看见停在省政府门旁的采血车,想起曾听说过无偿献血志愿者郭明义的先进事迹,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够像郭明义那样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如今自己已经到了18周岁,终于达到献血年龄了。”想到这,陈显耀勇敢地走上采血车撸起袖子,献出了200毫升。这是陈显耀第一次献血,“一次邂逅就有了不解之缘。”从此,他热衷于无偿献血,助人为乐,并一发不可收。 陈显耀荣获的银奖证书 陈显耀荣获的铜奖证书 在合肥客车厂工作两年后,陈显耀与两位志同道合的同事高山、小奇一起下海创业。那时,陈显耀租住在省立儿童医院后面一处典型的城中村里,那里居住着很多到儿童医院看病的孩子,他们有不少人患了白血病,急需血小板。“孩子这么小就患了病,真可怜。要是能帮助他们该多好呀。”从此,陈显耀又开始捐献血小板。“小陈一般每个月都来我们这里捐献血小板,时间长了,次数多了,我们工作人员自然都认识他了。”合肥市中心血站单采服务科主任金惠新介绍。
据合肥中心血站业务科科长庞显耀提供的数据:“到2016年,陈显耀已经坚持无偿献血49次,其中捐献全血17次,6600毫升;捐献单采血小板32次,32个治疗量。”按照国家无偿献血法规定:捐献一个治疗量的血小板按200毫升计算无偿献血量,32个治疗量相当于献血6400毫升。也就是说,17年来,陈显耀累计无偿献血13000毫升。
2012年12月,陈显耀荣获国家卫计委、国家红十字总会和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联合颁发了“2012-2013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2015年3月,又向他颁发了该项银奖。按照国家无偿献血相关标准,到陈显耀最后一次捐献血小板时,已经达到申报奉献奖金奖标准。
“他是一位好人!” 寿县青年高山是陈显耀在合肥相识的朋友,从合肥客车厂跳槽后,他们一直在合伙做电焊承包小工程。逢年遇节,有时工程发包方不能及时全额结款,陈显耀就把自己的那份工资让给同伴,“你们都是拖家带口的,生活不容易,你们先用,剩余款到了再发我的!”多年的愉快合作,他和高山、小奇成了异姓兄弟。在陈显耀患病期间,是这些兄弟第一时间把他送到医院,又是他们,忙碌一天后还整夜守在陈显耀的病床前。就在半月前,高山他们还从合肥赶到周集镇看望陈显耀。 父亲陈树仁在给陈显耀喂水 2016年2月18日,合肥市中心血站领导看望陈显耀(合肥市中心血站提供) 高山还告诉记者,2014年11月的一天下午,陈显耀在合肥桐城南路银河公园赤栏桥西的深水里成功救起一名落水老人,直到120把老人接走,浑身湿透的他才悄然离开。有位旁观群众要求陈显耀留下联系方式,“这是小事,没必要宣传!”他婉言谢绝。
“我们是一个生产队的,我看着他长大,这孩子小时候就有一副热心肠,当学生的时候,见到乞讨老人,只要他兜里有钱,就会给个块儿八毛的。”邻居刘成华也这样夸赞陈显耀。
陈显耀的母亲李荣秀在摆地摊 2016年,陈显耀腿部患了恶性骨肉瘤,先后做了髋关节置换手术和截肢手术。合肥中心血站知道后,在陈显耀手术前,及时为他办理了免费用血手续,血站职工还为他自发组织捐款12000余元,鼓励他勇敢战胜困难,乐观对待生活。在陈显耀手术期间,他的亲戚邻居也都纷纷赶到医院慰问探望。
人间有真爱,病魔却无情。多次化疗并没有阻挡住病情的蔓延,陈显耀身上的癌细胞依然在不断扩散,如今已经转移到了肺部。病痛的长期折磨加上连续的放射性治疗,严重摧垮了陈显耀的身体,原本一米八几的个头蜷缩着,90多公斤的体重如今降了一半,灰白的面颊,高突的颧骨,疲惫的精神,真让人担心他的身体还能熬过多少时日。
“我不能再尽孝了!” 天阴沉沉的,凛冽的北风肆虐着空荡荡的街道,不时掀乱了街边唯一一处地摊上便宜的衣物。看摊老妇人的脸早已被冻成紫黑,尽管不可能有再有顾客,她依然在机械地整理被风掀乱的东西,丝毫没有收摊的意思,她就是陈显耀的母亲李荣秀。
儿子患病以来,她的脸上再也没有出现过笑容。每天早出摊晚收摊,就是希望多卖一点钱给儿子治病,可便宜的老年用品能够赚多少钱呢?陈显耀的父亲陈树仁是镇企业下岗工人,今年60岁,没有技术,走不出去也赚不到钱。为了给儿子治病,夫妻俩已经花了20多万,不仅花光自己原本不多的积蓄,还借了亲戚不少钱,可儿子的病就是不见好转,这让他们感到更加悲观和无助。
在医院治不起,陈树仁把儿子转回了家。“在家治疗花费也很贵,一盒1250元的硫磺阿帕替尼只能吃5天,一个疗程要13000元,这是最便宜的,就这最便宜的药物也即将难以为继了。”陈树仁一边说,一边拿出了给儿子买的药物给记者看,“20多万治疗费我不心疼,但钱花了罪受了,病还没有治好,看着儿子受罪,我的心就像刀剜一样。”
“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只是我这病拖累了爸妈,他们都六十多岁的人了,却整天还在为我发愁,让我死后心也难安啊!”说着,陈显耀的泪水哗地流出了眼眶,顺着鬓角钻进了棉袄的领口。
因为普通才高尚,因为平凡才伟大。陈显耀是一位平凡的人,一位普通的青年,他的精神却如高标,让许多凡夫俗子敬佩不已。
天色已晚,寒风中那位老人依然在整理着被风掀乱了的衣物,她是忘记收摊,还是在等最后一位顾客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