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2207
  • 回复3

安徽11名教授就钱学森之问发出公开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11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尊敬的袁贵仁部长并全国教育界同仁:

  钱学森走了,又一颗巨星陨落了。我们深切缅怀钱老,缅怀他的科学精神和崇高人格,还有他的那句震聋发馈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

  只有直面这个疑问,才能为目前中国教育存在之种种问题寻求真正的解决之道。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面对前来探望的WJB总理,钱学森多次提出这样一个刻骨铭心的疑问。我们认为,钱老的疑问,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疑问,是社会各界对中国教育的疑问,是一个伟大民族必须直面的疑问。

  从1904年癸卯学制颁布、1905年废除科举至今,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已逾百年。从1977年重新恢复全国统一高考制度至今,中国当代教育的改革已经有30余年。应当说,积30余年来的发展和改革,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但是,不能回避的是,今天的中国教育同样存在着许许多多让人痛心疾首的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是深层次的。例如应试教育、学术FB、论文抄袭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问题,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难以突破的瓶颈。

  前不久,WJB总理在一次讲话中说:“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 ”“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温总理的感叹,源于对中国教育深层次问题的忧虑。缺乏人才长远规划的短视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扭曲的考核评价和选拔机制,怎能催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怎能让创新之花盛开、创新之树常绿?

  中国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文明、民主、富强的现代化目标,绝对离不开先进的、现代化的教育,绝对离不开一批又一批杰出的、真正的知识分子。是时候直面“钱学森之问”了,中国需要建立新的教育哲学和教育理想,需要形成新的教育发展战略和目标模式,需要推进以体制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

  眼下,袁贵仁部长刚刚走马上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正在制订,这时候,我们需要一起来面对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我们一起来深思、来解题。

  我们坚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解开这道题,一定能找到一条光明的路,中国的杰出人才也会由此不断涌现。这一天的早日到来,便是对钱老最好的缅怀。

  此致

  敬礼

  沈正赋 芮必峰 胡荣华 卞利 康建中 谢云章 李正平 徐华 李桂华 杨四平 吴玲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09-11-24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能培养出那么多人才?为什么北洋时期的北京大学能培养那么多人才?行政在大学的地位越高,学校离学术也就越远。估计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的顶级人才还是要靠美国、德国、英国的大学来帮助培养——不管我们如何不愿承认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4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沙发 的帖子

你图像的那个徽章我有:ye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4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也不晓得、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