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全站首页
社区论坛
设为首页
客户端
扫码下载客户端
官方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
广告联系
登录
|
注册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全站首页
社区论坛
签到排行
用户排行
帖子
好友
道具
收藏
勋章
任务
淘帖
动态
日志
相册
分享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群组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门户
房产
装修
汽车
婚嫁
资讯
活动
招聘
相亲
信息
租房
二手房
跳蚤
宠物
招聘
二手车
亲子
手机
社区
茶座
我要买房
找设计
装修家居
交友
职场
生活
网购
情感
皋城车友
找美食
谈婚论嫁
求医
兴趣
验房
走近
六安论坛
»
社区论坛
›
城市生活
›
皋城美食
›
小麦能治大病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阅读
371
回复
0
[饮食杂谈]
小麦能治大病
[复制链接]
海藻泥
海藻泥
当前离线
积分
817
IP卡
狗仔卡
发表于 2012-10-8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症状1:
心不在焉,闷闷不乐。处方:甘草15克,淮小麦50克,大枣10枚。水煎服,每日一服,连吃5服。
症状2:
出虚汗,稍一活动就大汗淋漓,还常感觉头晕、身软,容易忘事儿。处方:找点浮小麦,在火上炒一炒,再碾成粉,做成稀饭晚上吃。
麦子可以说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粮食了,馒头、面条等都是麦子磨成粉做的,有的家庭甚至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它。但您可知道麦子也是可以入药的?如果用对了,药效还会出奇好。
甘麦大枣汤,一定要用淮小麦
我曾碰到一个患有典型更年期综合征的女士,她说自己经常心不在焉,做事好忘。晚上睡眠也不行,经常失眠。常流泪,还易激动、心慌。
我给这个女士开了一个处方:甘草15克,淮小麦50克,大枣10枚。嘱其“5服一个疗程,用水煎,每日一服”。
她半信半疑地问:“您就给我开这3味药,能管啥用?”
我笑着说:“治这病呀,就这3味药,但这药您一定要在我们医院拿。”
5天后,这个女士所有的症状都消失了。
其实,这也没什么神奇的,我只是沾了中医经典的光。这个方子就是《金匮要略》中的“甘麦大枣汤”。但是,临床上很多医生都不用这个方子,因为他们觉得这个方子“没用”。
我曾专门琢磨了一下这个问题,发现原来是他们把方中的药给用错了。本来应该用淮小麦的,结果很多人用成了浮小麦。并且,很多人对两者的药效分得 不是很清楚,所以,他们用了这个方子感觉没什么效果。我让这个病人在我们医院拿药,就是怕她到外面的药店去拿药时把药给弄错了。
淮小麦养心宁神,浮小麦敛汗止汗
什么是浮小麦呢?浮,就是漂浮、浮起来的意思。很明显,浮小麦就是干瘪的、放入水里能漂浮起来的麦子。而淮小麦指的是江淮地区出产的颗粒饱满的小麦。别看都是麦子,但两者药效却大相径庭。淮小麦的作用是养心宁神,而浮小麦的作用是敛汗止汗。
对于“甘麦大枣汤”这个方子,《金匮要略》中提到,淮小麦能和肝阴之客热,而养心液,是君药;甘草泻心火而和胃,是臣药;而大枣调胃,利其上壅之燥,是佐药。试想一下,治病的时候把君药给弄错了,能把病治好吗?而这3味药结合起来,虽然看似简单,但堪称经典。
经过这么多年的行医,我发现“甘麦大枣汤”不仅适用于更年期女性,对缓解人的焦虑情绪也有很大的帮助。并且,这3味药都具有平补平泻的作用。所以,如果心里烦躁、情绪焦虑,可以自己做—些喝。
一无是处的“瞎麦”也能治病
有一次,我回农村老家。堂弟找到我说,他爱人出虚汗特别厉害,晚上睡觉能把被窝湿透。白天稍一干活儿,就大汗淋漓。另外,她还常感觉头晕、身 软,容易忘事儿。于是,我让堂弟去找了一些“瞎麦”(民间对干瘪小麦的称呼),在火上炒一炒,再碾成粉,每天晚上做成稀饭让病人吃,吃了没几天就好了。
瞎麦有个很好听的名字——浮小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提到,浮小麦甘咸,寒,无毒。关于浮小麦敛汗的作用,在古医典籍中也多有提及。如果平时出汗多,把它炒干后,煎汤喝就行了。一般情况下,每天晚上抓个一两把,洗净煮粥即成。
多汗在生活中算是一种常见病,大多数人并不在意。中医学认为,汗为心之液。如果出汗太多或者是自汗、盗汗时间过久,就会伤津耗神,从而出现精神倦怠、脸色苍白、四肢乏力、不思饮食、易感冒、睡眠多梦等阴阳失调的症状。所以说,多汗不仅会损害人的身心,甚至还会诱发其他疾病,不可不慎。
六安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登录
|
注册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求职招聘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