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623
  • 回复7

[六安事儿] 陪领导喝酒“命案” 再拷问干部作风之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24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某论坛网曝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乌龙镇一村党支部书记肖某因陪镇领导喝酒,饮酒过量,猝死家中。(3月20日 新华网)


又一位干部倒在了酒桌上因酒“殉职”,笔者不禁感慨,干部队伍中在酒桌上“壮烈牺牲”的“烈士”真不算少!村干部与镇领导喝酒也许只是一起正常的朋友聚会,也许与工作作风无多大关系,但是喝酒导致陪酒的村干部死亡也必然会再次引起轩然大波。


不管于公于私,这些因酒“殉职”的事件都是一出悲剧,也实在令人扼腕叹息!我们不得不好好反思一下,本该兢兢业业、克己奉公的公仆们,没有倒在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第一线,却是永远的倒在了酒桌上,让人百味杂陈。


在我国,官场应酬历来奉行的是“无酒不成席”。“上午像包公,中午像关公,下午像济公”,这个颇具讽刺意味的段子也就成为了一些干部在酒桌上“迎来送往”后的真实写照。


为了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管住“舌尖上的腐败”、狠刹“迎来送往”风,十八大以来,中央重拳出击,从“八项规定”到“六项禁令”、纠“四风”,再到各地出台的“禁酒令”,严禁党员干部工作日午间饮酒。整治公款吃喝、“迎来送往”的“酒文化”等歪风邪气成为了各级政府的作风建设的重头戏。


那么,高压之下,官场“酒局”歪风是否得到了遏制?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一些地区“接待就是生产力”的沉疴陋习仍然存在,公款大吃大喝问题仍然时有发生,而且,接待过程中的奢靡之风以及荒诞的“酒局文化”依然疯狂,也正因此,才导致一些地区不断出现干部因陪酒成为“烈士”的悲剧。在酒桌上,这些干部认为喝得越多,人品越好,感情就越深,因此个个都是“海量”,“宁可胃上烂个洞,不肯感情裂条缝”。倒霉的确是肖某这些陪酒者,也许一两杯就是其顶量,但是有在领导面前,“宁可胃上烂个洞”也要照顾好领导、陪好领导,殊不知,在一杯接一杯之后,真就喝出了毛病,以至于陪了领导也赔了性命,成为了“酒烈士”。


“公务接待一律不准饮酒”,多地已经陆续出台了“禁酒令”。那么,禁令之下,“迎来送往、一醉方休”的旧习气能否真的被打破?笔者认为,“禁酒令”效果却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形势大好”,不然也不会出现这则“安徽一村书记陪领导喝酒身亡”的新闻了。


官场酒局“命案”的屡屡上演,为我们的干部敲响了警钟。干部喝酒喝成了“烈士”,拷问着干部自身的自律意识是否到位,以及对干部的管理监管体制是否完善,对于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好好反思,探索出治本之策。(人民网安徽频道  顾一娴)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15-3-24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精辟!{:soso_e179:}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24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干部作风考察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24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每出现命案了就来反省,是不是迟了点啊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24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也只能反省那么一段时间,之后又会忘了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24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风气不是一天两天的了,根深蒂固了吧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24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自己的官位稳稳地,少吃吃喝喝了吧,多为老百姓干点事情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24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想想国家如果不这样严抓严打的都成什么样了啊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