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电商推出的“赊账”消费成为市场一大看点。蚂蚁金服“花呗”、京东金融“白条”等“赊账”消费工具不断深入人们的消费生活,不少市民已成为消费授信的“忠实粉丝”。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电商巨头们推出的消费授信,类似于信用卡的透支功能,它为用户提供一定授信额度,支持用户在其电商平台上使用。用户的信用额度则根据消费记录、配送信息、退货信息、购物评价等数据进行评估确认。用户在获得授信购买商品后,将有一定时间的免息期限,用户可以选择银行借记卡等进行还款。超期未还清余额则将计收相应利息。
“我是在今年年初知道有这项服务的,是蚂蚁金服推出的‘花呗’,当时觉得很新鲜,就用了几次,感觉还不错。”网购达人蔡女士告诉记者,有时候选择“赊账”消费并不是因为缺钱,而是支付账号上刚好没钱,“好多促销、折扣就错过了。”阿里、京东等推出的消费授信,正在成为银行消费信贷之外的新选择。“相比传统的银行信用卡申请等,‘花呗’、‘白条’等的申请更简单,授信额度也比较合适,主要是与自己的网购资金需求等联系起来,感觉像是‘专款专用’,更方便。”消费者祁小姐表示。
记者发现,目前市场风行的消费授信服务,在产品基本设计上大同小异。“花呗”是由蚂蚁微贷提供给消费者“这月买、下月还”(确认收货后下月再还款)的网购服务,支持天猫和淘宝相关商户或商品。其授信额度在3万元以内,一般为3000元至6000元,用户最多可以享受41天免息期,也可以选择相应的分期付款服务。京东“白条”是消费者在京东购物便可申请最高1.5万元的个人贷款支付,但在实际中,一般授信额度在3000元至5000元,用户自消费日起最长享受30天免息期,用户可以选择在3个月至24个月内分期还款。京东“白条”支持购买京东商城自营产品,但暂不支持第三方卖家产品,也不支持购买虚拟产品。(记者 余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