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市区某中学的一名高一学生因与爷爷争吵了几句而离家出走,在外地打工的父母随即赶回家中,父母与老师都为其捏了把汗,好在学生最终主动打电话告知了父母其去向,事情终得解决。离家出走的学生虽然再次回到了学校上课,但回想一下今年以来六安本地关于学生离家出走的相关新闻报道,我们不难发现,如今在六安,青少年离家出走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了。我们不禁思考:青春年少为何轻言出走?
“说实话现在我和他爸爸都不怎么敢对他太严格,说太多他会生气,一生气他就顶嘴,一顶嘴我们就生气,然后就争吵,一争吵他就喜欢出走。”在提到孩子离家出走的问题时,一位初中生的家长有很多的无奈。她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她的孩子已经出走过两次,其中一次还是在晚上,家人兵分几路去找孩子,最终在孩子的同学家找到了他。而另一位学生家长则表示,对于自己处在叛逆期的孩子,他有些束手无策,不知如何教导孩子才能够听进去。
对于学生离家出走的行为,记者咨询了皖西学院政法学院党总支书记、心理学副教授储召红。储召红表示,一般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比较容易离家出走,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情绪上容易冲动,做事不考虑后果。“学生离家出走的行为存在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主观方面,因为有些学生比较任性,责任心比较差,以自我为中心,不顾虑别人感受;客观方面,可能会因为家长或老师的严惩,也可能会因为外界的诱惑,例如自己的好朋友也有这种行为。从我们接触到的案例来看,绝大多数离家出走的学生成绩都不佳,不过也有少数学生因为成绩没考好失落想不开而离家出走。”
采访中,储召红也就如何应对学生离家出走给出了建议。首先是做好预防工作,老师和家长要注意民主化的教育方式,对成绩没考好的学生做好思想工作。其次对于那些已经发生出走行为的学生,要先安抚他们,对他们的行为表示“理解”,这里的“理解”,在心理学上的解释是对他人的行为或情绪发生的必然性持肯定看法,对其行为后果持保留态度。另外,要寻找学生离家出走的原因,进行区别对待。(齐盈娣 来源大别山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