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2799193875 于 2015-10-28 08:52 编辑
眼睛发烫、怕光,眼皮红肿,流眼泪……这可能是红眼病的症状。日前,记者走访市区多家医院获悉,近段时间红眼病的主诊量比平日上升了2-3成,市民要注意预防,勤洗手不揉眼,一旦患病尽早就医。
27日上午,在市人民医院眼科,带女儿就诊的陈女士告诉记者:“昨天孩子就说眼睛有点痒痒的,不自觉的想流眼泪,今天一起床眼睛里就红红的了,医生检查说是感染上了红眼病。”
陈女士女儿的情况不是个例,记者随后又从市中医院和市立医院了解到,9月中旬以来,不少人的眼睛出现“气候不服”的情况,红眼病的患者明显增多。“这段时间每天门诊中有1/3~1/4的病人都是红眼病患者。”据市立医院眼科主治医师付少安介绍,“红眼病”是传染性结膜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眼炎,主要在于接触性传染,如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洗脸用具、水龙头、门把、公用的玩具等。该病发病急,一般在感染细菌1-2天内开始发病,且多数为双眼发病,传染性强。秋季气温变化大,容易致人体免疫力下降,使红眼病有机可乘,尤其是学校、工厂、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的地方,更易爆发流行。
眼下正是红眼病的多发期,我们该如何预防?对此,付少安也给市民支了几招。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要用手揉眼睛;不与别人共用毛巾或个人卫生用品,不接触患者用过的洗脸用具、手帕及治疗使用过的医疗器具;不与他人共用眼部药物、眼部化妆品和其他可能接触眼部的药品或用品。另外,在流行期,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公用水龙头、电梯扶手、门把手、电话、用具、玩具等要注意擦拭消毒。接触电脑键盘后要洗手,切忌揉眼、搓脸。如果不慎感染上眼病,应及时就医,按医嘱用药,防止眼部并发症发生。(记者 李珊珊 来源大别山晨刊)
|
|